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精品】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彙編6篇

學問君 人氣:3.29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內容的完整。那麼什麼樣的報告纔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生調查報告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彙編6篇

學生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

隨着社會經濟的不斷髮展,我們大學生作爲社會特殊的經濟消費羣體,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影響我們的世界觀,因此對我們產生重要得影響。關注大學生的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爲影響,在當前就成爲我們當代大學生共同關注的重要課題。關注其消費狀況,有助於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消費觀念,使大學生健康成長。

二、調查對象:

湘南學院各個年級的在校大學生。

三、調查內容:

1、 在校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生活費用、衣着費用、化妝品及護膚品費用、日常用品費用、零食費用、其他消費。

2、 在校大學生的學習消費:購買書籍的費用、參加課外培訓費用、文具用品的消費、其它消費。

3、 在校大學生休閒娛樂消費:參加課餘活動費用、運動健身費用、娛樂費用、其它消費。

4、 在校大學生的人情消費:生日聚會費用、同學老鄉聚會費用、男女朋友間的情侶消費、受人恩惠答謝他人所用費用、其它費用。

5、 在校大學生的電子產品消費:通訊費、網費、其它費用。

6、 其它方面的消費。

四、調查方式及方法:

採取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以全院學生爲總體,在一、二、三年級中按2:2:1比例分層抽樣,用樣本調查推斷總體,具體情況如下:

性別:男25人 女25人

大一:20人 大二:20人 大三:10人

五、調查數據統計與分析

1、在校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用在150—300元之間居多,大一學生佔了80%,大二學生佔了10%,大三學生佔了50%。由此可見,我們學院的大學生在伙食方面的消費還算合理,在化妝品、衣服、日常用品消費方面,消費額在0—60元大約在80%,對此也比較合理。

2、在校大學生學習消費方面:購買書籍費用在20元以內約佔66%,而50元以上僅有15%,購買學習用品平均每月費用在5—10元的佔70%左右,5元以內或10元以上所佔比例相當,而對於參加課外培訓的費用各不等。作爲一名大學生,學習就是其天職。大學生在學習方面的消費還應該提高一點,讓自己充實起來,很多在校大學生放映自己很迷茫、很無聊,其實書記便是最好的朋友。

學生調查報告 篇2

自從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城市居民的生活也因此有了質的飛躍,而原來遍佈城市的小便利店也隨着人口的集中,和人們對商品質量和數量種類上的追求越來越挑剔而慢慢淡出城市的舞臺,取而代之的就是越來越多的大型新型的連鎖超市,超市以其優質的服務,衆多的商品,便利的交通而越來越受到市民的喜愛,隨着進入21世紀,超市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各個超市的特點也越來越鮮明,於是我抽空進入一些超市做了調查。

10多天來,我跑了我們這的一些大型超市,仔細觀察了消費者購物的情況,並詢問了一些消費者,總結如下:

不同年齡、不同職業、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有着不同的購物習慣和消費需求。

高收入消費羣的消費行爲及心理特徵:

1、品牌偏好明顯,受文化需求的影響大於價格上的誘惑。高收入羣體多爲高學歷、高品位、高消費需求的“三高”消費羣體,易於接受新事物和大品牌,並會由此產生相應的品牌偏好。他們往往會爲了追求一個“男人的世界”,而不惜購買一條昂貴的“金利來”領帶。在昂貴的品牌專櫃前,我發現消費者大多是有一定經濟基礎的人,他們買一套上千元的衣服、一條數百元的領帶眉都不皺,因爲他們看中的是品牌。

2、購買數量較大,購買頻率和次數較少。高收入羣體忙於工作,因而他們在生活上表現出極大的不規律性。除週末以外,逛街購物對他們來說只能是一種“奢侈”。但是若進商場購物,他們購買的數量很多,從吃的、喝的到用的,一消費就是數百元。據瞭解,這種“集中購物”的消費者並不少,在週末購物羣中佔了很大的比例。

低收入消費羣的消費行爲及心理特徵:

1、注重價格。很多人都有過手頭拮据的經歷,沒錢的日子,他們總不得已掐算着一分一釐的支出。對低收入消費羣而言,在這方面表現得尤爲突出。用最少的支出滿足儘可能多的消費需求是他們最爲“奢侈”的美好願望。在調查中,我發現商場的特價處,大多數是低收入羣。因爲對他們來說,低價是實惠。新入駐的“新一佳”就以這樣的實惠吸引了衆多的市民。

2、注重質量。目前,城市裏的低收入羣中的代表是下崗工人。在調查中,我發現下崗工人的消費習慣遠遠不同於農村消費者。因爲他們曾經是都市裏令人欽羨的工薪一族,他們曾經樂於購物、精於購物,他們已經具有了消費過程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對健康生活、營養飲食的追求。即使他們爲了節儉而去購買肉菜市場裏的低價肉菜,但他們仍然擔憂肉菜的質量,並渴盼“放心肉菜”的到來。因爲質量是實在,東西在便宜的同時還要中用、中吃。

3、購物數量少,購物頻次多。下崗工人尤其是其中的家庭主婦,生活很有規律,每天基本上是按時起、按時睡,按時買東西,按時看電視……他們的單次購物數額很小,但是購物頻次很多,有時一天就會發生數次購買行爲。

這些年來,一提到購物,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超市。超市購物已漸漸成爲人們所追求的一種時尚。然而,超市的環境、服務態度等也會對人們的購物長生不小的影響。人們走進一家超市,首先注意的就是它的環境如何,超市裏有一個好的購物環境,能使人們購物時有一種愉快的心情,例如在人們購物時播放一些流行歌曲等等,這都會給人們留下良好的印象。相反要是超市的環境差,一走進去就會給人一種破舊的感覺,很難給人們一種很好的心情。超市在有了一個好的購物環境之後,還必須考慮是否還有好的服務態度。爲了滿足人們的需求,獲取更多的利潤,現在的許多超市所售的商品已由原來的食品,發展到銷售生活用品、玩具、蔬菜、水果等等。超市與人們的生活聯繫緊密。人們可以更方便的解決生活瑣事。享受更舒適的社會生活。

作爲一名學生,我對書情有獨衷,尤其上了大學,對知識更加渴求。在學校,有圖書館這個得天獨厚的資料庫供我暢遊書海。暑假回家,書店自然成了我看書的最好去處。起初,我只是在家附近的一些小書店看看,找找,搜尋屬於我的書,在那一段時間,雖不如在校期間暢快,但我也獲得了不少樂趣。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路過新華書店,看着那新裝修的門面和反射着神祕之光的玻璃,使我忍不住想進去看一下,於是,我推開了那扇玻璃門。“陰暗,空曠”偌大的書店整整齊齊的擺放着落滿灰塵的新書架。只有進門的幾排書架上稀稀落落的擺放着與我毫不相干的“陳年老書”,全書店看不見幾個人。所有者一切,讓我只能用上面四個字來形容它。回想起小學時買書的新華書店,雖不大,但很溫馨,充滿了書香之氣。書的數量雖然有限,但總有那麼多我想據爲己有的書。而現在,面對這一切,我不禁想弄清楚,在別的城市搞得像模像樣的新華書店,在別的城市搞得像模像樣的新華書店,在我這個縣怎麼就沒落到這種地步了。於是,在店員們正“了有情趣”的竊竊私語時,我走出了那扇門。

第二天,我便開始了我的調查活動,首先,我在新華書店附近轉了轉,瞭解一下附近書店的情況,同時,作爲一名讀者,我藉機詢問了店主一些書的情況;另外,我還透過家人,朋友打聽一些情況;最後,雖調查不夠深入,但也總結出幾點原因:

書店附近小店林立,規模雖小。但五臟俱全,且屬於個人經營,自然投入很多心血,服務態度好;而且可以侃價。但新華書店屬國營,店員拿死工資,故服務態度不好,就現在而言書少的可憐。既是有人買書,也從不打折,但是又因爲學校每年都從新華書店買教學資料,所以店員自以爲端着鐵飯碗,更不把營業額放在心上,對顧客自然冷冰冰的。所以,去新華書店的人越來越少,新華書店邊越來越冷清。

盜版書猖獗。小書店裏的正版書並不多見,盜版書卻隨處可見,正因爲盜版,所以賣的便宜,對一般的消費者,自然不在乎書是不是正版,於是從不進盜版的新華書店更不會有人光顧。

小鎮經濟剛剛起步,人民生活還達不到小康。故精神需求並不強烈,所以掙錢的工人階級不會想把錢花在賣書上。而買書的都是一些學生,但他們自己不掙錢,所以花錢時要一想再想,計劃再計劃,“新華”自然不會是一個好去處。

也許還有更重要的原因,但我想這三點就足以斷送新華書店的前程,如果它還不思進取,不求改進,幾年後,我想我們縣就沒有新華了。

作爲家鄉的一分子,我自然希望它越來越好,但並非只是經濟上的發達,精神上的富有更加重要,所以書店必須列入改革之列。在此,我僅以一個普通學生的身份,從我的觀點出發,提出一下幾點:

書店實行責任制。在國營的前提下,實行分工,店員從各自賣出的書中提成(除工資),以提高他們的積極性,並樹立他們的主人翁的地位。使他們把書店放在心裏,把顧客放在心裏。

引進新書,好書,充分利用新華的格局優勢。最起碼讓顧客進門就感覺到自己進了知識的殿堂。另外,針對學生,可再另闢音像專櫃。音樂磁帶,英語磁帶定能吸引很多學生。

打擊盜版。盜版雖然便宜,但對社會有害而無利。另外,杜絕盜版,有利於各書店的公平競爭。當然,更有利於發揮大書店的優勢。

書店要適當降低書的價格,給顧客一些優惠,顧客便願意光顧。

加強地區精神文明建設,宣傳知識的重要性,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讀書的行列。

知識有限,能力無限。只有能作這膚淺的調查。但從中,我也學到了很多東西。這些是課本里沒有的,學校裏學不來的。今後,我將更加關注社會這個大家庭,注意它的每一個動向,從中汲取更多的知識。爲將來的未知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個城市的產生和發展都是以一定的文化氛圍爲背景的,城市的建設更離不開文化,文化可以說是一個城市發展的靈魂。當今社會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的旅遊文化日益成爲一條亮麗的風景線。旅遊文化是城市文化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對城市的發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針對我們所在的XX市的城市文化的情況進行了一次社會實踐調查,對深圳的城市文化進行了比較全面的分析。

本次社會實踐我們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開始大家積極主動的編輯問卷調查的問題,制定具體的活動方案,然後去深圳的園博園主題公園進行問卷調查,這次的問卷調查大家幾乎都是第一次做,所以開始的時候真的有些緊張,而且還有好多的顧慮。後來我們分成了幾組 ,兩個人一起做,這樣就好多了。我們大家在雨中向前來參觀的遊客進行問卷調查。最讓我們高興和欣慰的是,雖然天正在下雨,可是還是有很多的遊客願意停下來爲我們完成調查問卷。最後我們整理,分析,總結問卷調查,發現了許多以前知道的,還有許多不爲我們大家知道的有關城市文化的問題。

我們的問卷主要側重的是兩種人羣:外來的遊客和深圳本地的居民。這兩種人羣對於我們的問卷的回答有所不同。外來的遊客之所以來深圳,主要是因爲他人的介紹還有媒體的宣傳,對於他們本身對深圳的城市文化知之甚少,儘管是這樣,但是當問起他們對於深圳的第一感覺和來過之後的感受時,大部分的人都會說很喜歡這裏,城市的環境很好,人很熱情,最重要的一點是經濟發達。而深圳本地的居民由於生活在這裏,對於這個城市已經很熟悉了,對於它的一些環境,政策,城市的發展的看法都有他們的見解和想法,而提出自己想法的人,大多數都是一些知識階層的人羣。與此相比,老年人和民工則沒有太多的主張。我們經過整理和分析可以總結出深圳城市文化的特色:

1.特區城市,建市較晚,城市的發展環境比較優越:

2. 城市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很好,外來人口多,城市的發展多元化;

3. 城市的發展理念創新,緊跟世界潮流;

4. 人才聚集,科技創新;

5. 城市的旅遊發展的很不錯,各類景點很多;

但是,事情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們對於深圳的看法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也有一些人還提出了一些不滿意的地方,希望有所改善。如:

1. 城市部分交通有待改善;

2. 有的文化景點的商業性太強,有點使文化太商業化的感覺;

3. 希望政府和企業能有機的配合,不要只靠其一;

4. 合理的調整景點的收費標準,以適應更多的人羣。

透過對深圳的城市文化發展的分析,我們都感觸很深,明白了深圳之所以可以如此發展的原因所在,明白了這個城市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時,我們也不難看出幾乎所有的城市的發展都是大同小異的。我們可以總結出城市文化的發展的因素:

第一:城市的環境的優劣,地理位置的因素;

第二:城市的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

第三:城市的經濟發展狀況和人們素質的高低比例;

第四:城市的旅遊文化的發展情況;

第五:政府的主導,企業的支援,獨特的發展理念等等。

縱觀世界城市文化的發展,我們也不難找到以上幾點,城市的發展是文化發展的動力,而文化的發展是城市發展的源泉。

因此,我們更應該發展城市文化,不能只強調一方面,否則會產生畸形發展的城市,要讓其與經濟的發展實現雙飛。

經過這次社會實踐調查,讓我懂得了什麼纔是一個完整的城市,什麼纔是一個健康的城市,也使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了一個城市的環境和旅遊資源對一個城市的發展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我們都知道,一個好的環境能夠讓人心曠神怡,同樣,一個有着特色城市文化的城市也會讓人豁然開朗。如何更加有效的發展城市文化,建設城市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和創新,需要我們一代一代人不屑的努力。總結城市文化發展的狀況,分析城市文化發展特點,對於我們如何建設城市和發展經濟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學生調查報告 篇3

摘要:本文透過對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大學生消費觀調查問卷資料的統計分析,並針對問題和產生原因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以促使民辦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向健康、和諧、有序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民辦高校大學生;消費觀;理性消費

在當前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的狀態下,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辦高校大學生羣體的消費觀也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這是一個矛盾的羣體。大學生年齡較輕,有着與社會其他消費羣體不同的消費行爲;民辦高校大學生一方面消費需求較高,另一方面未獨立的經濟又制約着他們的消費。爲了解當前民辦高校大學生在消費觀、消費與閒暇方式、理財等方面的現狀,我們以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爲例,成立課題組對民辦高校大學生消費觀進行了調查。

一、民辦高校大學生消費觀調查情況分析

1、理性消費是主導

2、兩極分化明顯,消費方式呈多樣化

3、理財意識淡薄

4、金錢、消費觀健康合理

5、經濟獨立意識較弱

二、民辦高校大學生消費觀的建議

針對以上的調查分析及我院學生的消費情況,對我院大學生的消費觀提出以下幾條建議,僅供各民辦高校在樹立正確大學生消費觀方面的參考。

1、加強消費觀教育

亞里士多德曾指出:一個人如果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就會成爲浪費的。因此,各民辦高校要加強在大學生中進行儉而有度,合理消費的教育,引導大學生在消費時要獨立判斷,不要盲目攀比高消費,特別是要注意減少隨意性消費,真正做到理性消費。教育大學生明確自己的首要任務是學習,明確學習消費是主導,生活消費是保障,娛樂消費是補充。反對享樂主義的消費方式,培養和樹立理性消費的觀念。加強消費觀教育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引導學生理性消費,幫助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消費觀。

2、樹立量力消費的觀念

學生個人消費作爲一種經濟行爲,首先它是受個人和家庭的經濟基礎制約的,所以古人告誡我們消費要量入爲出,量力而行。民辦高校大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依靠父母和家庭維持消費,雖然個別學生家庭條件較好,但也應該樹立量力消費的觀念。要體諒父母掙錢的艱辛,珍惜父母提供的每一分支援和幫助,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作風,反對超前消費和高消費,慎行借錢消費。因此,要求民辦高校大學生,樹立量力消費的觀念。

3、加強理財常識的傳授

民辦高校大學生自主消費經驗少,不能理性的進行消費,沒有理財的計劃。針對這種情況,民辦高校應當組織專門的主題班會、開設相應的消費教育課程或消費知識講座,同時充分發揮學生社團的作用,成立相應的協會,開展消費問題調查、消費有獎問答或知識競賽等。理財常識應包括經濟金融常識及個人理財技能方式等,在開設的相關課程裏面,進行專門的講解,鼓勵大學生考理財規劃師證,並鼓勵大學生制訂個人理財計劃。民辦高校要教育學生按照理財計劃,定期盤點自己的消費,以求做到使自己消費全程基本平衡。

因此,民辦高校在教育方面應適當注意學生在個人消費觀念上是否存在誤區,並且給與及時的幫助和引導,以促使民辦高校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向健康、和諧、有序的方向發展。

學生調查報告 篇4

兼職,已成爲許多大學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當我們從高中時期三點一線的緊張生活中解脫出來,進入相對寬鬆的大學生活時,就怎樣處理空餘時間方面我們有了更多的選擇。隨着觀念的改變,兼職現象在大學校園中已經非常普遍。無論同學們有沒有做過兼職,眼下都存在着一條漫漫兼職路,這條路我們到底要不要走,該怎麼走,要走向何方呢?爲了更瞭解大學生的兼職情況,我們就長沙市內的"湖南師範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農業大學" "湖南外國語職業學院" "長沙大學"等幾所高校的在校學生(多是大一新生)的兼職情況進行了調查。透過三天的調查研究方案的設計,四天的調查研究實踐,一天的統計,三天的調查研究報告討論,我們小組順利完成了"關於大學生兼職情況的問卷調查"。這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回收率100%,其中82名爲大一新生。透過這次調查我們得出如下啓示:

一、看待兼職的態度

有這樣一種說法:態度決定一切,而學生對兼職的態度究竟對他們兼職的取向有多大的影響呢?有80%的大學生對兼職持接受但不支援的態度,而剩下的20%便既不支援也不反對,這樣看來大學生兼職的情況不容樂觀。而親友對學生兼職的態度有48%的表示贊同並鼓勵,44%的可接受,但不支援,僅有8%的是堅決反對。看來親友們並不十分反對兼職,他們大多認爲兼職是一種鍛鍊孩子的方式能讓他們在社會這個大熔爐中吸取經驗,而少數的家長認爲孩子在大學還是應以學習爲重,不應該進行什麼“社會實踐”而擾亂正常的學習生活,因此他們堅決反對。

二、大學生兼職的經驗(主要針對大一新生)

對於初入大學的新生而言,接觸兼職機會較少,在接受調查的100個人中僅有35人有過兼職的經歷,60%的大學生有想過兼職但從未實踐過,僅有5%的學生從未想過兼職。從數據來看,大多數的學生希望兼職來充實自己的生活,而由於多種原因並沒有實現。剩下的同學不是“一心想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便是認爲無所謂,不兼職也沒什麼影響,只要自己把學習搞好就行了。但就我的觀點來看,對大學生來說,兼職經驗是人生的一筆寶貴財富,對我們以後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不管大學生是懷着怎樣的目的從事兼職,只要能從兼職中有所收穫我們對兼職還是應該懷着友好的態度的。

三。做兼職的目的

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而定,認爲可鍛鍊自己的能力,積累社會經驗的比例佔84%,選擇可以賺錢,減輕家庭負擔的則佔14%,選擇可充實大學生活的比例僅爲2%。由數據可知,做兼職不僅僅是爲了賺錢,更多的同學是爲了透過兼職來接觸社會,拓寬交際面,積累社會經驗,鍛鍊能力,爲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有些家庭經濟較困難的同學考慮得更多的是增加自己的生活補助,從而緩解經濟壓力,減輕家庭負擔。總而言之,絕大部分同學從事兼職的目的比較明確,認爲兼職的收穫主要是積累社會經驗的同時可緩解經濟壓力。

四。影響兼職的因素

大學生在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學習,同學們在做兼職便要考慮到很多因素。有54%的同學認爲如果選擇兼職至少要不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可見有很多大學生還是以學習爲重的。30%的大學生考慮較多的便是工作的報酬,如果辛苦半天還得不到相應的報酬,自己的勞動力便這樣白白浪費還不如回寢室睡個大覺養會兒神咧。剩下16%的同學認爲工作環境應該是最優先考慮的因素,儘可能找到靠近學校的工作場地,爲同學更好地協調兼職與生活的關係提供方便。

學生調查報告 篇5

一、對所學專業的滿意程度

學生對本專業的滿意與否主要取決於能否擇己所愛,該專業能否在將來幫助自己找到好的又喜歡的工作。調查發現,有21.0%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較滿意,有66.6%的大學生不清楚,有10.0%的大學生比較不滿意,有2.4%的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非常不滿意,各專業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差異。

對專業不滿意的直接表現是對本專業的學習動力不足或畢業後不願從事與專業相關的行業。高考填報志願時對專業的瞭解與自身瞭解的缺乏,可能是導致只有21.0%的學生對所學專業持滿意態度的原因之一。因爲對大學生活的憧憬,對五花八門的專業的不瞭解,抱有神祕感,從而選了一個自己以後不喜歡的專業。另外,個人興趣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也可能是原因之一。比如,某個同學對考古學很有興趣,但社會需求相對比較少,此時可能會產生心理衝突,也許選了一個自己並不感興趣的但賺錢的專業,夢想與現實出現落差,從而對所學專業不滿意。而專業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了職業取向,如果對本專業不滿意或態度模糊,勢必會影響自身潛能的開發,以及今後的擇業。

二、對自我認識程度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能力、個人的生理情況等七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在調查中發現,只有6.7%的被調查者對自己有比較清楚的認識,而52.3%的被調查者對自己的各面能力,興趣等持含糊態度,41.0%的被調查者完全不瞭解自己;而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學生對自我認識沒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較多的大學生未能很好地關注自身特點,發現自身問題,促進自身發展。那麼,這裏便牽涉到了大學生就業生涯目標的問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一定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並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己有所瞭解。透過個人分析認識自己,估計自己的能力,確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興趣,明確自己的優勢,衡量自己的差距,並以此來開發自己塑造自己,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瞭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

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爲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在調查中發現,只有14.5%的被調查者對當前的就業狀況有比較清楚的瞭解。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沒顯著性差異,而不同專業的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程度就有顯著性差異,冷門專業的學生比熱門專業的學生更加關注就業前景。在調查中瞭解,大學生對就業資訊的關注還是比較少,只有很少的一部分表示一直關注就業資訊,而大部分則都是偶爾關注一下,在看到是留意一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所選職業所作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同學們大都表示對未來工作的擔心實際生活中卻缺少這種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現。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方面,在校園裏,舒適、閒逸的生活和父母的絕對經濟支援,使很多大學生忘卻或暫時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很少去接觸外面的世界。有些學生的確是每天都只是讀書,缺乏對就業的準確和認識。另一方面,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調查中,發現有73.5%的學生認爲目前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不夠,需要更詳細具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四、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爲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城市位置與社會地位),內在價值因素(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外在價值因素(薪水高低)。在調查中,被調查者將薪水高低、發展空間、城市位置、興趣愛好、社會地位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中考慮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況(見下圖),發展空間、興趣愛好成了大多數被調查者的首選,接下來依次纔是薪水高低、城市位置、社會地位,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在調查中還發現被調查者中有83.3%的被試認爲“前途”比“錢途”更爲重要,60.3%的被試願意充當“雞頭”也不願意當“鳳尾”。以上結果表明,多數大學生更注重工作的內在價值。

從上述四個方面的分析表明廣州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呈現一下特點:(一)多數大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較低;(二)廣州市大學生對職業生涯的規劃還比較模糊,自我認識不夠,絕大多數人沒有明確目標;(三)廣州市大學生對社會人才的需求瞭解甚少,另外,學校提供的就業資訊不足,學生了解就業相關資訊的渠道較少;(四)廣州市大學生的職業期望更注重發展空間和興趣愛好。因此,我們認爲,根據上述特點,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的指導,大學生應該及早進行職業生涯的規劃,爲未來做好充分準備。

 結論和建議

從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對就業的態度表現爲:1.對就業形勢的關注比較少,2.個人能力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因素,沒有準確的目標,3.大學生的職業棋王還是表較高。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儘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體系屬於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資訊不對稱問題,透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資訊並根據這些資訊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政策,這就需要建立職業指導機構等形成一個完整的資訊系統。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就業需求於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位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後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幹一行,愛一行,幹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後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互適應的,適合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應當給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自己的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短處,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素質,又要考慮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要因素。

3.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也可以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瞭解現在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己的閱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會使自己的人生更順利。

學生調查報告 篇6

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樑,是開創21世紀大業和進一步振興中華的主力軍,引導大學生保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念,反對奢侈浪費、盲目攀比、過高消費等不良消費風氣,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社會意義。隨着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爲一個特殊性質的消費羣體,消費方式極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形成不良的消費習慣。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徵和行爲導向,提高大學生生活質量,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在當前社會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一、調查目的

爲了瞭解長沙大學生的消費狀況、結構及消費觀念,呈現大學生的消費文化現狀,我們特作此調查,旨在引導大學生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觀念,以便於大學生更好的消費理財,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

二、調查對象

長沙各高校的在校大學生,主要以湖南商學院、湖南師範大學、湖南大學、涉外經濟學院、湖南財專爲主。

三、調查項目及問卷

此次調查內容主要有長沙大學生消費經濟來源、消費支出情況、消費方式選擇、平均消費水平、消費目的等。

調查項目採用問卷形式(見附一),100份。

四、調查方式及方法

以問卷調查爲主,輔之以訪談法。問卷調查採取抽樣調查和典型調查相結合。

(1)簡單隨機抽樣。

網上問卷調查(主要在問道和問卷星兩個網絡調查平臺發放)數據主要用於做修正值。

(2)分層抽樣。

首先在長沙高校中選擇具有代表性的重點高校、普通高校及民辦高校若干所,對選中的高校再按學院或年級進行分層抽樣。

五、調查數據處理

本次調查的數據處理工作,在組長統一領導下進行,由本小組成員分類統計,最後統一彙總。

六、調查進度安排

本次調查從20xx年4月25 日開始,歷時四周,分三階段進行:

附一:長沙大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問卷

親愛的同學:

您好!爲了進一步瞭解在校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熟悉大學生的消費結構,最終引導健康消費,我們特組織了這項調查。此調查不記姓名,你在填表時不要有任何顧慮。答題前請仔細閱讀題目和要求,按照題號順序回答,並且在答卷過程中儘量不要參考他人的意見!請按照表中的說明在□內酌情打“√”(除特別註明外均爲單選)或在_______內椐實填寫。最後,衷心感謝您能在緊張的學習之餘提供寶貴的資訊,謝謝!

01.你的性別:A.男□ B.女□

02.你所在的年級: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03.你來自:A.農村□ B.城市□ C.城鎮□

04.你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元):

A.500以下□ B 500~800□ C.800~1500□ D.1500以上

05.你平均一個月的花費大約爲__________元

A.300以下□ B.300~500□ C.500~800□ D.800以上

06.您在校消費與在家相比:

A.差不多□ B.較多□ C.較低□

07.你期望一個月的月消費爲__________元

A.400以下□ B.400~600□ C.600~1000□ D.1000以上

08.您平均每月的伙食費大概是

A.200以下□ B.200~300□ C.300~600□ D.600以上

09.您平均每月購買衣物的花費大約

A.50以下□ B.50~100□ C.100~300□ D.300以上

10.您平均每月購買日常用品的花費大約

A. 50以下□ B.50~100□ C.100~200□ D.200以上

11.您平均每月娛樂的花費大約

A. 100以下□ B.100~200□ C.200~300□ D.300以上

12.您每月學習方面的花費大約

A. 50以下□ B.50~100□ C.100~300□ D.300以上

13.你的生活費來源(可多選):

A.家庭供應□ B.勤工儉學□ C.獎學金□ D.其它_______(如他人贊助)

14.你現在每月有沒有盈餘:A.有□ B.沒有□

若有你如何處理:A.存在銀行□ B.改善物質生活□

C.購書□ D.豐富精神生活□

15.你是否有記帳的習慣

A.經常記賬□ B.偶爾記賬□ C.從不記賬□

16.當你想要買某樣東西時,卻發現錢不夠,那麼你會 A向父母要錢□ B向同學、朋友借□ C. 放棄購買□

17.當你在某項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

A.商品價格□ B.商品質量□ C.商品檔次□ D.其他□

18.對現在的消費狀況是否滿意:

A.很滿意□ B.沒考慮過,無所謂□ C.不滿意□

19.對於下列社會一般的消費傾向,你比較贊同哪種

A.經濟實惠型□ B兼顧實惠和高標準□

C.高標準、高檔次型□ D.其他

20.你認爲大學生應該樹立怎樣的消費觀?我們應該怎麼做?(簡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