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調查報告>

大學生調查報告5000字

學問君 人氣:3W

想要知道一些情況或事件時,我們通常要進行專門的調查研究,並根據調查情況撰寫調查報告。爲了讓您不再爲寫調查報告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調查報告5000字,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學生調查報告5000字

大學生調查報告1

調查目的:

隨着經濟的不斷髮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就業形勢更顯嚴峻。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走出象牙塔,體驗社會生活,成爲了兼職一族。在校園中,有時大家見面的第一句話不知何時竟變成了“最近幹啥兼職,有好的就告訴一聲啊!”

然而在兼職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些什麼?針對大學生兼職的普遍性,爲了更加深入地瞭解大學生兼職的狀況以及兼職所帶來的影響,從而爲準備做兼職的大學生提供一些經驗,我們特別進行了這一次調查。

調查對象:

河南各高校在校學生,主要是平頂山學院。

調查形式:

本次調查採用網絡問卷和紙質問卷的形式,總共收回網絡問卷127份,發放紙質問卷20份,收回20份,有效數據147份。從確立主題、問卷出爐、收回問卷、整理數據,歷時四周。

以下是調查的具體內容及分析總結:

(一)在校大學生兼職比例和對兼職的態度

根據調查數據可知,在調查者中,有72位大一學生、88爲大二學生、32位大三學生、4位大四學生。總體而言,雖然大四人數較少,但還算是均衡的。

在所調查的大學生中,有475.81%的同學做兼職,有24.19%的同學,沒有做過兼職。從這個數據來看,我校學生的兼職規模已經比較龐大,因此如何規範、引導大家做好兼職工作,教育大家正確處理兼職與其他方面的關係就顯得尤爲重要。

對於兼職的態度,有63.64%的人認爲兼職是非常有必要的,33.33%的大學生認爲兼職是無所謂的,3.03%的大學生認爲兼職沒必要。由此可以看出,並不是所有的大學生都贊同去做兼職這一舉動,雖然大多數大學生認爲兼職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但是仍有一部分人的觀點是兼職可有可無,甚至還有少數大學生認爲兼職是沒有必要的。

總的而言,大學生對兼職的態度還是較爲積極的。

(二)找尋兼職的資訊渠道

大學生獲得兼職的機會有多種途徑,在調查中,我們發現,70.10%的大學生是透過親戚、朋友等熟人找到兼職的,23.71%的大學生是透過海報或廣告找到兼職的,49.48%的大學生透過傳單尋找兼職,12.37%的大學生是透過學校勤工組織或老師找到兼職的,28.87%大學生是透過專門的中介機構找到兼職,還有2.06%的同學透過其他方式找到兼職工作。如今消息的速度不斷加快,人們獲得資訊的渠道也越來越多,網絡、電視、報紙等方式都可以成爲人們獲得兼職機會的便利途徑。

(三)兼職選擇

對於兼職的選擇,大學生主要從事家教、發傳單、促銷、餐飲服務等行業的工作,所佔比例高達82.5%。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這類兼職在時間上靈活性比較大,適合我們學生,這些行業對於兼職的需求量大,除了家教對求職者有學歷上的要求,一般其他的工作對求職者的要求不高,屬於體力勞動,可操作性強,因此成爲了大學生兼職的首選。相對廉價的勞動力、形象氣質較佳也是僱主願意僱傭大學生的原因之一。在大學生的兼職過程中,10.31%的大學生認爲所做的兼職應當與自己的專業完全相關,45.36%的大學生認爲所做的兼職與自己的專業多少有點相關,而44.33%的大學生做的兼職與自己的專業不相關。有的大學生在面對兼職時認爲,只要是報酬比較豐厚,工作是他們可以接受的,就算是與自己專業不相符,他們都會去嘗試。

對於我們大學生而言,兼職的選擇是很重要的,我們應當考慮在所做的兼職中能否學到經驗、鍛鍊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與社會更加接近。相對而言,大三、大四的學生因爲臨近畢業,掌握的專業技能較多,因此他們找到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度高的兼職工作的機會也就較大。但是,無論能否找到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只要對自己的發展有利,我們都應該合理地選擇,把握好機會。

除此之外,在選擇兼職的過程中還有什麼因素是需要仔細考慮的?哪些因素放慢了大家兼職的腳步?透過這些數據不難看出,積累社會經驗,獲得金錢,和充實大學生活豐富自身經歷問題所佔比例最高,其餘次之,至於其他因素所佔比例則很少。這些作爲大家兼職的瓶頸,怎樣才能處理好這些問題就顯得尤爲重要。

(四)兼職的目的

對於做兼職的主要目的,調查報告顯示,61.86%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爲了賺錢增加收入,73.20%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鍛鍊自己的能力,79.38%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增加社會經驗,65.98%的大學生主要目的是充實大學生活豐富自身經歷,還有很小的'一部分大學生則是出於其他目的,比如實現自我價值一類的原因。關於做兼職的目的還有很多,但希望在打工中賺錢卻是他們的基本想法之一。對於家境不好的學生來說,兼職更是他們所需要的;至於家境不錯的同學,他們則可以在做兼職的過程中明白賺錢的不易,從而去理解父母的艱辛,培養勤儉節約等美德。做兼職還有一個吸引人之處就是可以吸取到社會經驗和鍛鍊自己的能力,爲以後找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現在競爭激烈的社會,用人單位在招人時,除了看重學歷之外,現在他們更看重的是應聘者有沒有曾經兼職的經驗,所以,兼職經驗也成了大學生畢業求職時一張重要的“皇牌”,吸引招聘者的眼球。至於能力,是你做好一切的前提,更是不容忽視的,沒有能力,空有再高的學歷,仍只是“書呆子”,無法獲得成功。

此外,還有部分調查者做兼職的目的是廣交朋友,透過做兼職從而廣交朋友,也是爲人生以後的發展作鋪墊,在當今社會,想要找到一個自己較滿意的工作崗位,除了自己能力之外,人際關係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同樣社會就業競爭的壓力增大產生的一個後果。由此,可以總結出,經濟負擔和社會就業競爭壓力是大學生選擇做兼職的最重要原因。

(五)兼職的影響

1、有利影響

在兼職過程中,我們都會收穫到不少的東西。61.86%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賺到一筆完全屬於自己的錢,能夠提高自己的消費水平,認爲兼職使他們在經濟上得到獨立,不用再依賴父母,頗有一種成就感;65.89%的大學生認爲兼職讓他們感受到了一個充實的人生,不再覺得大學生活是碌碌無爲的;56.70%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拓寬了交際面,朋友多了路好走;38.14%的大學生表示,他們在兼職過程中,最大的收穫是對社會的瞭解加深了很多,爲今後的工作奠定基礎。不管是怎樣的收穫,只要我們能從做兼職的過程中,獲得金錢或經驗,滿足自己最終的願望,都是一件好事。

2、不利影響

當然,食物都有兩面性,在做兼職的過程中,也存在着不利影響,其中有65.89%的大學生認爲時間安排太緊,難以兼顧,打亂了他們的正常生活秩序。有46.39%的大學生認爲壓力過大,影響健康。有32.99%的大學生認爲容易上當受騙。19.59%的學生怕影響學業。還有15.46%的人認爲父母親會擔心。當然還有其他不利影響。

可是,兼職到底對大學生的學習有沒有影響呢?分析數據,64.95%的大學生表示,有一定影響,情況因人而異;25.77%的大學生表示,沒有影響;9.28%的大學生表示,有很大影響。就個人觀點看來,兼職可能會對學習有影響,但情況因人而異,只要自己能適當的調整,兩者兼顧下來還是有可能的。

(六)兼職的時間分配

兼職時間可以選擇在假期,就像所做的調查者中,選擇在週末或者任意空閒時間的人數佔61.86%,選擇類似“五一”這樣長假的人數佔16.49%,選擇寒暑假時間的人則佔到67.01%。透過這些空閒的時間去做兼職,這樣既不會和上課時間衝突,可以避免在兼職與逃課之間作出選擇。讓我麼在工作時可以專心,學習時可以放下心來學習。可如果有些兼職的時間與上課時間相沖突了,這就需要我們學會取捨了,但我們畢竟是學生,首要的事情要把學習搞好。如果不能確保自己的學習不受影響,最好不要考慮兼職。有的大學生在做兼職時過於重視兼職而忽略掉學習的重要性,導致期末考試掛科,給自己帶來不少麻煩,因此建議,大學生要根據自己個人能力去選擇兼職。

(七)兼職中遇到的困難的原因及如何解決

在做兼職時,遇到問題和困難是不可避免的,在調查中,大學生們遭受的困難比較多的例如:酬薪低,不按時發工資、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技術技能水平不足、對崗位缺乏瞭解都是不可忽視的困難。而其他諸如工資拖欠、人及交往困難、自身優勢無法得到發揮也都被提及。還有一點必須指出的是,在兼職時,常常會遇到性別歧視的問題,在調查數據中顯示出,女生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往往遇到性別歧視的概率要比男生大得多。這雖然是無法避免的,但是,用人單位仍應該儘量秉持着平等的原則去僱傭員工。這些說明,在兼職時,需要大學生們克服的困難還有許多。大學生在兼職的過程中,也會遇到一些權益受到侵犯的例子,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其中由於自身防範意識和法律意識不高而權益受侵犯是最常見的;公司、僱主不講信用以及中介機構詐騙其次;社會缺乏專門機構管理和法律意識或法律空白也是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由於在校學生對兼職的需求日益增長,許多不法的中介公司爲謀取暴利,利用法律縫隙,騙取高價的中介費。大學生的社會經驗不足,在做兼職的過程中,很容易被中介公司騙取高價中介費,或者是工作後拿不到工資或是拖欠工資。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件層出不窮。但是,在權益受到侵犯後,大學生的做法卻不盡相同。有86.60%的人會和自己想辦法解決;68.04%的人會向同事及前輩尋求幫助;當然還有8.24%的大學生會不知所措或自認倒黴放棄兼職。這說明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維權意識,但是面對詐騙等困難還不是所有人都敢於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八)兼職中的優點與不足

對於在兼職過程中的不足,調查者認爲無論是吃苦耐勞的精神、與人溝通的能力還是應對困難、壓力的能力或專業知識技能,大學生都是比較缺乏的,尤其是溝通能力,這一點需要我們深思。

至於在做兼職時,自己所具有的最大優勢,是吃苦耐勞的精神,比例佔77.32%。其中35.05%的大學生認爲,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興趣廣泛,知識淵博。27.84%的大學生認爲,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口齒清晰,善於表達;57.73%的大學生認爲,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大膽自信,活潑開朗;8.25%的大學生認爲,他們的最大優勢在於出衆的儀表和氣質;當然,還有部分調查者則認爲還有其他因素。在現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大膽自信、活潑開朗的性格無疑成了競爭就業的重要優勢。無論是兼職還是正式工作,一個大膽自信、活潑開朗的應徵者更能得到用人公司或單位的青睞。同時,過人的技能或特長和出衆的儀表和氣質也是用人公司和單位所看重的。所以,全面發展對於處在現代社會的我們是必不可少的。

(九)學校是否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

對於學校是否有必要成立專門的兼職指導機構,以豐富同學們的業餘生活並確保兼職的安全,91.75%的大學生認爲這是十分必要;6.19%的大學生則認爲無所謂;2.06%的大學生認爲沒必要。在個人看來,高校是有必要加強對學生兼職的指導和幫助,給予多點的支援的。學校可以透過完善勤工儉學機構中心的機制,拓寬兼職的渠道,給在校大學生們提供安全可靠的兼職工作。這樣對避免學生在外找兼職時上當受騙有着很重要的幫助。

建議:

我們看到,各高校爲解決特困生問題已經普遍建立了勤工助學機構和基金,開展了濟困助學活動,但是,由於適用的羣體和兼職領域有很大侷限性,並不能滿足很多大學生的需要。無論是供給、需求還是中介服務,大學生兼職市場還是一個有待開發、有待發展、有待規範的市場,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還需要注意很多問題。

大學生調查報告2

一、調查目的

近年來,隨着手機在校園裏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手機廠商把目光投向了校園這一潛在的巨大市場。爲了瞭解手機在大學生中的普遍情況、使用效果以及消費情況,掌握手機在大學的銷售情況和市場前景,我們決定以大學生爲調查對象,對校園裏的手機市場作一次調研。

二、調查對象:

大學生

三、調查項目和調查表

四、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五、調查方式:

爲了使調查具有普遍性,我們放棄了傳統的書面問卷形式,而採用製作電子版問卷在網絡上進行調查的方式。這樣做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1、提高效率,減少調查工作量。

我們製作的電子版調查問卷使用ASP、NET平臺開發,並掛在朋友的個人主機空間上,無需印刷,無需人工分派問卷

2、調查範圍更廣,調查對象更具隨機性。

由於是在網上答卷,沒有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回答我們答卷的大學生朋友人數在20天左右的時間內輕鬆突破1000人,最後達到了1237人,並且這些參加我們調查的朋友來自全國各地。這個數字是由調查頁面自動跟蹤生成的。

3、數據統計便捷。

我專門設計了一個調查數據統計頁面,對調查數據進行自動的跟蹤統計,主要有人數統計,佔同類選項百分比統計等

六、調查方法:

1、由調查小組成員共同協商確定問卷內容,以書面檔案形式確定,交由本人進行製作成電子版調查問卷。

2、電子問卷製作完成並透過無錯測試後,我將其上傳到我朋友租用的虛擬主機空間。

3、動員調查小組所有成員進行廣泛宣傳,宣傳方式主要有二:一是讓自己的朋友上網回答調查,二是在論壇上發佈資訊,讓論壇上的網友幫忙回答

4、調查完成後,由全體小組成員對調查統計數據進行分析

5、撰寫調研報告

七、調查數據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1237人蔘加並且完成了問卷,來自全國16個省市67所高校,並且參加調查的朋友具有很高的隨機性,保證了本次大學生手機調研具有一定普遍意義。我們主要針對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5個方面進行數據統計和分析並最後給出我們小組的營銷建議。

1、大學生手機擁有和需求狀況:

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訪者中有68%的學生擁有手機。同時26%的學生將會在近期更換手機。在沒有手機的學生中,61%學生將會在近期購買手機。從這些數據可看出: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在大學裏已不再是新鮮事物了,已開始普及化了。大學生已經成爲手機市場中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者羣。

2、學生手機的使用要求分析

①最重質量

選擇手機時,消費者考慮的主要因素依次爲:質量21%,外型19%,價格18%,功能18%,品牌11%,售後服務9%,廣告宣傳2%,其它方面也佔2%。其中,消費者對質量的要求最高,手機是日常的通訊工具,如果質量不好,將會給消費者帶來極大的不便。

另外,部分消費者對外觀款式要求也較高,手機廠商不斷推出新款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他們的口味,由於大學生都是年輕人。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持手機者年齡的下降,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度會降低,而對外觀款式的要求會更高。

②中低檔產品較受歡迎

在手機價格的調查中,我們發現消費者比較傾向於1000元至1500元的價位,其比例高達44.5%。另外,有29%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1000元以下的手機。當然,也有部分消費者購買高價位手機,其中,選1500至2000元的消費者佔15%,2000元以上的佔12%。

③購機地點較集中

對消費者購買手機地點的調查發現,消費者購買手機的地點較爲集中,大體上分佈在手機大賣場和品牌專賣店,其比例分別爲56%和38%,其它的只佔6.5%。手機是高科技產品,普通消費者難以瞭解其功能是否完善、質量是否可靠,他們只好以銷售人員的信用和專業知識作爲判斷標準,而手機大賣場或品牌專賣店的銷售人員素質相對較高,因而容易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此外手機大賣場的價格優勢也是學生朋友們考慮的重要因素。

④手機品牌比較複雜

在此項調查中我發現,使用諾基亞的最多,佔46.25%,其他的如摩托羅拉15.00%,愛立信6.25%,西門子6.25%,三星13.75%,菲利浦5.00%,其他的有7.50%。

⑤手機用途比較統一

大學生使用手機用途較統一,在已有手機用戶中,多數用於聯繫親友,佔67.7%。還有少數只是跟着大家走(受周圍人影響的)和追趕時尚的,各佔9.8%。家長方面認爲,手機是用於方便和孩子聯繫的,學生手機族的手機58.0%都是家長掏錢買的。同樣學生也認爲有了手機可以方便與親友進行溝通,以維繫家人及朋友的感情。

⑥手機費用普遍較低

在學生手機族中,每月手機費用普遍較低。每月消費在50元以下的佔40%,在100元以內的佔88%。但也存在一些高消費學生,在100—300元內的佔12%,其中200—300這一高消費段也佔6%。超過300元手機費用的基本沒有。

⑦充值卡成爲主要服務方式,手機費用主要用於發短信。

在被訪者中,有近82%的是採用充值卡方式。同樣,手機費用用於短信服務的佔87%。這充分說明了,學生的消費能力有限。

3、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分析

確切地說,消費動力與消費需求是密切聯繫的,當一個消費需求出現以後,爲滿足這種需求的動力也就隨之產生了,對此我們不想加以詳細論述。從上面各種數據中可以看出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是處於一個較高水平的,造成這一高消費動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家庭收入的增加,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慾望增強。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使得商品的市場生命週期縮短,特別是在通信領域,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達到一週一款。手機產品的市場生命週期的縮短,使得學生消費者的消費活力被激發出來,大大強化了他們對新、奇、美的追求。而家庭收入的增加,則進一步加強了他們消費的信心。

第二,新經濟、新文化、新觀念,學生消費者的消費行爲總體規範發生了極大變化。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新的經濟必然與新的文化相對應,而新的文化則必然帶來新的觀念。作爲E時代的“e人類”,學生消費者大多受新經濟下新文化的影響,具有求新、求奇的消費心理,在這種心理驅使下,他們會對一切感興趣的新奇事物產生強烈的消費慾望,而這種強烈的消費慾望恰恰正是消費的動力所在。

第三,資訊的極大豐富化、便利化,對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動力也有影響。電視、報紙、雜誌、網絡、電臺、店堂、車體……廣告鋪天蓋地,宣傳無處不在,各大手機廠商與廣告商們的努力,使得通信領域(主要是手機市場)的資訊極大的豐富化、便利化了,在這種強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的說來,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力是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上的,在這種前提下,結合他們以往在消費過程中的學習,就會導致一種或一系列消費動機的發展。

4、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分析

經過學習過程對其消費需求的明確,消費動力的強化,學生手機族逐漸形成了具體的購買動機。學生手機族的消費動機可分爲以下四種:

第一,求實購買動機。

據調查顯示,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最注重的還是質量與實用功能:39%的被調查者表示,好用與耐用是最重要的;此外,還有9%的人認爲手機的售後服務質量是關鍵的。形成這一購買動機的原因,除了受他們最基本的消費需求:工作需要與家人聯繫的影響外,很大程度上還在於受他們依賴性消費的程度較大及自身缺乏經驗,購買能力弱等因素的影響。

第二,求新購買動機。

學生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大部分被調查者認爲在質量保證的前提下,首先考慮手機的外觀設計,如形狀、大小、厚薄、材料、顏色等。同時,有61%的學生希望擁有爲“大學生量身訂做的手機”。其次考慮手機的內部功能,如是否支援中文輸入、是否支援WAP、是否支援語音撥號、是否具備免提功能等。且多數被調查者均明確表示,選購時會優先考慮質量可靠、設計輕巧、款式新穎、色彩時尚、功能夠炫的手機。學生手機族這一購買動機的產生,與學生消費者特殊的消費心理是分不開的。由於學生消費羣的成員大多處於18—23歲,這一人生中思想最活躍、最善變的黃金青春期,熱情、開朗、奔放、崇尚自由的率直個性,現代社會生活條件的極大改善,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各種觀念、思潮的風起雲涌,賦予了他們強烈的冒險精神與實踐精神,對於新事物、新觀念的關注與學習,逐漸形成了他們求新、求異的消費心理,而這種消費心理直接影響到了他們求新購買動機的產生。

第三,求便購買動機。

根據前面對學生手機族的分析,得知大多數學生消費者購買手機的真正目的在於方便與家人、朋友、用人單位聯繫。對於購買手機與家人聯繫這一目的,據調查顯示,多數學生手機族的父母均持肯定態度,而這種態度對學生手機族購買動機的產生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另外,還有部分臨近畢業的大學生怕漏過任何招聘資訊的壓力,也推動了此種購買動機的產生。

第四,求廉購買動機。

大多數學生手機族所能承受的手機價格在1000—1500元之間。也就是說,他們需要的是中低檔的手機。總的說來,此動機的產生與我國綜合國力不強,人均消費水平偏低有着密切聯繫。這種經濟現狀直接制約了仍處於依賴性消費階段的學生手機族的消費能力,從而導致了他們在選擇手機時通常會把眼光放在中低價格的機型上。另外,爲了達到經濟實用的目的,他們通常還會選擇免月租或月租較低的充值卡來使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此種求廉的購買動機並非只是一味的追求低價,以省錢爲目的,更多時候只要價格達到了學生手機族心中“合理”的低價時,動機就產生了。

一般情況下,學生手機族的這四種消費動機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織,共同推動他們的消費行爲進一步的發生。實際上,對於消費者來說,消費動機的產生才意味着消費手段、消費目標等一系列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爲的發生,這對於學生手機族來說也不例外。因此,學生手機族四種相互交織的消費動機在得到發展以後,緊接着結合在動機上行動希望得到的結果,就會發展出一系列滿足消費動機的目標,從而最終做出購買決定。

5、學生手機族的目標確立分析

在這一階段,學生手機族所做的大部分工作在於評價與選擇。在學生手機族的購買動機產生之後,爲了進一步滿足需求,他們會開始收集與購買有關的資訊。在調查中發現,37.5%的學生是透過網上獲得與手機相關資訊的。但一般情況下,所收集到的產品資訊會出現重複、相異、相反或牴觸的情況(例如,同檔次同功能不同品牌手機之間的重複,同款手機不同商家的不同定價,印象中的手機資訊與實際瞭解到的資訊不符),這樣,就可能形成多種可供選擇的購買方案。因此,學生手機族就需要對這些方案進行比較,要對各種資訊進行加工、整理分析,綜合評價各款手機的各種要素(如性能、價格、質量、款式等),去僞存真,去弱存強,篩選出購買符合自己需求的手機時所要考慮的主要要素,評價擇優,確定出具體目標,包括具體商品的品牌、規格、性能、價格等因素在內。一般地,這一目標可以是具體的最終目標,也可以是抽象的最終目標,也就是說,他們購買手機的目的可以是真正地爲了保持與他人的聯繫,也可以是爲了炫耀或得到某一參照羣的認可。另外,可以肯定的是,最終目標的確立不是直接一步實現的,最爲常見地,是建立一系列子目標,逐步導致最終目標的實現。

6、營銷建議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學生消費者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羣體,並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一特殊的消費羣體越來越表現出其巨大的消費潛力。因此,提高對他們的注意,加緊開發這片新市場,對於各大手機廠商脫離困境,打破瓶頸,將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就此,我們提出幾條營銷建議以供參考:

第一,繼續推行中低檔手機路線,專爲學生消費者開發、設計功能不是很全,但具備一些學生消費羣體較喜歡的基本功能並且款式、造型、顏色等方面能夠吸引學生的手機,這對抓住學生消費者無疑是很好的辦法。

第二,對手機銷售商來說,在銷售地點選擇上,主要將手機放在離學校較近的手機大賣場和自己的品牌專賣店上銷售;在促銷上,選擇贈送學生喜歡的禮物的方式;在定價上,則選擇中低檔價格。

第三,對品牌的廣告代理商來說,強調品牌的情感因素而淡化品牌的功能區別因素,請那些年輕而又充滿活力的明星作爲自己的形象代言人,賦予手機充滿青春活力、積極向上的品牌特徵。

第四,在廣告宣傳渠道上,要力爭做到範圍廣,傳播面全。特別要重視的是,隨着網絡的發展,特別是在大學生裏,上網己開始普及化了,這一宣傳渠道絕不容忽視。

第五,在銷售渠道的競爭方面,廠商應尋求與零售商“背靠背”的戰略伙伴關係。抓緊強而有力的大經銷商,給予有利的支援,使其戰鬥力更上一個檔次,在此基礎上,將分銷預算向零售商尤其是手機專賣點重點投放,並推行各項讓利策略及鼓勵措施,加深廠商與零售商的凝聚力,以便零售商對廠商產品的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