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電腦培訓>

關於電影製作+保底發行背後的深思

學問君 人氣:2.05W
  《美人魚》的保底,對應票房在16-18億之間,史上最高,一度引發山呼海嘯般的質疑。但這部影片最終以33億的票房拿下了中國電影票房冠軍。接下來的《葉問3》,看起來有着類似的交易結構性,但“票房黑幕”引爆輿論,最終,快鹿集團“搖搖欲墜”,發行團隊則直接被解散。

天壤之別背後,原因是什麼?保底發行錯了嗎?下面由小編來爲你解惑。

關於電影製作+保底發行背後的深思

什麼是保底發行?

保底一詞最初來源於西方。在海外一部影片製作過程中,一般會有保險公司的介入,擔保影片在一定成本範圍內製作按時完成。而國內的擔保更像是一種完片後的票房保底,擔保的是影片製作完成後的票房收益權。

在影片上映前,保底方會按照保底合同預期的票房收益,提前向片方支付現金分成。透過這樣的方式,相當於片方提前鎖定了風險,穩賺不賠,但同時也放棄了可能獲得更多收益的機會,而保底發行方則擁有更大的影片宣發權限。

與普通發行相比,保底發行主要有兩大特點:

· 一是投資方在影片上映前就能回收原本在影片下映1年後才能拿到的票房分賬款;

· 二是電影項目風險由投資方轉嫁到發行方,因而要求保底發行參與者對影片票房有更精準的預期。

2013年,華誼兄弟曾爲周星馳《西遊降魔篇》保底3億,票房超出3億的部分,華誼兄弟的分成爲70%;此後,博納影業也爲韓寒的《後會無期》保底3.5億,票房超出3.5億的部分博納按40%分成。

這兩部影片的保底顯然沒有《心花路放》帶來的話題度高。2014年,中影與北京摩天輪公司向《心花路放》片方支付1.25億,保底5億發行,影片最終票房11.7億。此後,越來越多的影片開始採用這種方式發行方式。比如,樂視影業爲吳宇森的兩部《太平輪》保底8億,劇角映畫爲《梔子花開》保底4.3億。

隨着影片製作費用不斷提高,保底金額的門檻也在不斷提高,這種一家公司買斷髮行權的風險越來越大,一旦失敗可能對保底公司帶來很大業績虧損。

爲什麼保底發行日趨風靡?

儘管保底發行放大了發行環節的風險,但依然有衆多冒險者樂此不疲。這與整個電影市場供不應求的大環境密切相關。

目前,中國銀幕數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去年年底已經超過3萬塊,一年電影總產量達到六七百部。這樣的市場環境刺激了大量中小公司,尤其是一些獨立導演工作室的出現。它們擁有高質量的生產能力,但又不願意與大公司合作。

“這些導演已經越來越認清自己在市場中的價值,他們不想給任何公司做嫁衣。一部電影背後,一家公司往往可以從電影項目和二級市場上收取雙重利益,而導演只拿固定片酬或者超額收益,他們覺得這樣很不公平。”

——參與過保底發行的業內人士

當越來越多的優質項目從大公司開始集中到獨立導演工作室的同時,大量的業外資本涌入電影行業。在沒有渠道、發行等各方面資源的情況下,高價保底也成爲一些業外資本切入影視圈最直接和迅速的方式。

“對於大部分製片人來說,一個電影項目製作時間最短是一年,長的兩三年都很正常。在這段時間跨度中,票房分賬是片方唯一的收入,這個風險它是從頭承擔到尾。而保底發行相當於在這個流程中切開一刀,這就意味着前期片方的投資已經基本安全退出了,然後接力棒遞到發行方這裏,類似於電視生產中的製播分離。”

—— 製片人王易冰

這背後的另一個事實是,不少獨立製作公司在電影創作上把控能力很強,但他們在宣傳和發行方面需要更加專業的合作伙伴。製作公司只要在發行的大是大非上保留有say no的權利就可以,其他時間可以專心搞創作。

既然保底發行是對以往發行方權力的一種顛覆,自然會遭到發行公司的抵制。

光線傳媒總裁王長田就態度鮮明的不看好保底發行,理由是:“保底發行總是風險由一方承擔,利益向另一方傾斜。所以,絕大多數保底運作是失敗的。”但事實上,光線的確以保底的方式參與了《美人魚》等幾部影片的保底發行。

博納的一位內部人士也表示,博納自己的片子不會做保底發行,因爲公司本身就有很好的發行宣傳體系,甚至還有院線,沒必要把片子賣給別人去發。但如果追溯博納的歷史,這家公司以發行起家,歷史上有太多保底發行的先例,博納影業CEO於冬也曾表示,保底發行在全球的娛樂行業來說,都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