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導遊詞>

麗江古城導遊詞【精】

學問君 人氣:1.23W

作爲一名優秀的導遊,通常需要用到導遊詞來輔助講解,導遊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講解詞。那要怎麼寫好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麗江古城導遊詞,歡迎閱讀與收藏。

麗江古城導遊詞【精】

麗江古城導遊詞1

嗨,大家好!我是本次麗江古城一日遊的導遊——悅玥,今天,我將和大家一起度過一段快樂的時光。先預祝大家玩得盡興,另外,請各位遊客不要亂丟垃圾,不要在牆上亂塗亂畫,把古城的美留給更多的人。

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水車,大家看到了吧,水車一直都在轉動,從不停止,還不時發出“吱吱”的聲音。遊客們,請往我這邊看,現在站在我旁邊的是金銀銅人,雖說是銅人,卻並不是真的,他們都是由真人扮演的,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過來看看,還能拍照作紀念喔!

大家注意到了嗎?我們腳下的地板不與柏油路一樣,而是用青石板鋪成的,有着悠久的歷史,不過大家要小心,剛下過雨時路會非常地滑,要小心,別滑了摔跤呢!

大家走了這麼久,有沒有注意到路兩旁的房屋呢?看!那些就是客棧,看着與我們平時的房屋都有很大區別。別看這些房子矮矮的,走進去會讓你大開眼見,那可是古香古色的呢!

大家聽!那是水流的聲音,看,路兩旁的小溪,水都是清澈見底的,清得都能看見水底的沙礫,不時出現一座木質小橋。如果在古城迷路,你看着水流,順水而入,逆水而出,小溪在古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家有沒有想過,這裏最熱鬧的地方呢,看!那邊就是四方街。裏面,有各種各樣的民服飾,十分美麗,還有各種琳琅滿目的商品,告訴你們吧,這裏的鄉花鞋啊,純手工製作,穿起來特舒服。

遊客們,到這裏就該和大家說再見了,今天的麗江之行到此結束。我很開心能與大家一起共度這段美好時光!再見!

麗江古城導遊詞2

親愛的遊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這一次遊覽麗江古城的導遊,我姓陳,你們可以叫我陳導。好了,閒話不多說,現在開始我們的遊覽吧。

第一站,我們去麗江古城的“城牆”。我說的城牆不是真正的城牆,而是我身後的這條河。爲什麼呢?因爲納西族喜歡“木”字,但不喜歡“困”字。那怎麼才能知道進口和出口呢?麗江古城有一句俗語“順流而進,逆流而出”現在,我給你們三十分鐘在這條河邊拍照,注意不要站在太邊上,以免掉入水中。

大家快點集合!現在我們要進入麗江古城了,注意這裏有很多條小路,大家不要跟丟。沿途有一些手工藝品店,有納西族特色的手工藝品。這是當地最驕傲的東西了。我給你們二十分鐘的時間去買這些手工藝品。不需要的人就在我身邊休息,不要走丟了。

大家快速集合!現在我們往前走,就有一些古代式或現代式的酒吧,我給大家一個小時的時間,在附近自由活動,或在酒吧裏喝酒。記住,不要走丟了。還有一點,去酒吧喝酒的人不要喝醉了。自由活動的人跟我一起去吃納西族的特色—鮮花餅。

大家快點集合!我們現在去麗江古城的出口,坐上汽車,回到酒店,休息二十五分鐘,我們餐廳再見!

麗江古城導遊詞3

各位嘉賓,你們好!歡迎你們來到我們美麗的七彩雲南,很榮幸能認識大家,我是本次的導遊小普,旁邊的是我的小夥伴小李,我們很榮幸能爲大家導遊。我們今日要去的地方呢是被譽爲“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也許各位朋友可能會想,小普怎樣會口出狂言這樣誇讚麗江呢?其實呢我一點都沒有誇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爲玉泉水貫穿全城,又分爲西河、中河、東河,在古城裏再分成更多的支流走街過巷,穿牆過屋。街道自由佈局,不求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句是這個城市的真實寫照,所以那裏雖然是雲貴高原的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大研鎮

下頭我就先給大家說說麗江的歷史吧,麗江古城坐落在玉龍雪山下,四周青山環抱,城中碧水瀅瀅,宛如一方碧玉大硯,古時“硯”和“研”相通,於是明代土司將古城改名“大研”,寓意文脈昌盛,人傑地靈之意。

也許未來之麗江之前大家都聽說過麗江古城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這是一座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沒有城牆的古城,那爲什麼會沒有城牆呢,據說麗江世襲統治者都是姓木,築城勢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木氏土司因忌諱而不設城牆。

古城始建於南宋後期,距今約有800年的歷史。歷代均爲滇西北政治、經濟軍事重鎮和納西、汗、藏等個民族經濟文化交往的樞紐。中國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寫到“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同時也是歷史上茶馬古道的重鎮。全城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萬,納西族16900人。

麗江古城在1986年被國務院列爲國家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爲世界文化遺產,那麼到麗江我們遊覽什麼呢?

一、登高攬勝,可看古城形式。古城巧妙的利用了地形,西有獅子山,北有象山、金虹山,被西北而向東南,避開了雪山寒氣,接引東南暖風,佔盡地利之便。

二、臨河就水,古城充分利用泉水之便,玉河水在城中一分爲三,三分爲九,再分成無數條水渠,潔淨而充滿靈氣。

三、走街入院,可觀古城建築。古城建築全爲古樸院落居民,房屋建造簡潔、粗礦,而院落佈置和房屋內部建築豐富而細膩,構成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四、入市過橋,可一覽全城佈局。古城佈局自由靈活,不拘一格,石橋、木橋、花鳥魚蟲、琴棋書畫、民風民俗,生髮出無窮意趣,使古城獨具無窮樂趣。

古城入口

說話間我們已經來到古城入口了,我們面前的水車,有人說他是母子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侶水車。怎樣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爲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爲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了。大家請看,這是__題詞“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照壁,端莊秀美。“三坊一照壁”是納西族民居的建築特色。往右是水龍柱。反映了當時古城土木結構建築對防火的重視,這也算納西先民的智慧。這個是世界遺產紀念碑,標誌是由圓圈與方框相連,表示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下頭我們就去古城遊覽吧!

古城佈局

各位嘉賓心目中必須有這樣一個問題,象這樣的古城在中國有的是,爲什麼這個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評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賓請隨小黎一同去遊覽一翻。一條小巷、一戶人家,一不細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歷史上了,這種感覺,在路上、在各個庭院中,您隨處都能感受到。所以這座古城不是因爲拍戲或是故弄玄虛而建的,是一座真實的活着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腳下,您就會覺得比剛纔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塊塊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許多碎石沾在一齊,但它是一種麗江特有的樂角巖,採自周圍的山上,因爲五顏六色,所以當地人稱五花石,人行馬踏,經過幾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詩意就在你腳下了,這條街就叫新華街。在街道兩旁,偶爾會看到一些人家門上貼有不一樣顏色的對聯,納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紀念三年,第一年白聯黑字,第二年綠聯黑字,第三年貼對聯,這是納西人對死去親人的懷念,經過一些林立的鋪面,清澈的河水,小橋垂柳便印入大家眼簾,而在各位都沒有見過的這麼清澈的河邊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陣陣的音樂傳入耳中,這便是客人所謂的“洋人街”,但這條街上的鋪面並非洋人所開,那裏的酒吧又書生氣的,有叛逆性的,有純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裏的人到麗江“充電”的方便之處就是在

酒吧找感覺,尤其以外國人爲多。有就有朋友,有小橋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遙的。在經過酒吧街之後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橋,因爲早先在那裏賣豌豆,所以稱爲豌豆橋,橋西的小門樓便是科貢坊,科貢坊的名於坊後小巷,清朝嘉慶年間,巷內楊家有兩兄弟同時中舉,到道光年間,弟弟又中舉,此事是麗江人得意之事,官府爲了表彰楊家,激勵來者,特立此坊。

站在那裏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阿場,佔地約五畝,爲什麼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爲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那裏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麼四方街爲什麼這樣有名呢?如果說我國北方又一條世界聞名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話,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爲“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皮毛、藏藥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從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這個集市從開始至今有三百年的歷史,要體會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清晨,早起的人們開始買早點,是朦朦朧朧正在伸賴腰的四方街;午,買銅、買山貨、買小吃的商販組成繁榮的市面,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剛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經過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還剩着人和陽光的餘溫,在橋頭曬太陽的老人換成了孩童嬉戲,兩側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這是化了妝的四方街;凌晨兩點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測,僅有流水之聲高低起伏,這是素面朝天的麗江。接

下來讓我的小夥伴小李,繼續帶大家講解瀏覽!

古城民居

下頭我們前往“納西四合院”參觀!古城民間在廣泛吸收漢、白、藏等民族的建築文化的同時,也把本民族的建築文化和審美意識融於其中,構成許多具有納西特色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樣式。前後院一進數院的建築形式,在門樓、前樓的設定,天井鋪地、六合門及其裝飾燈方面構成了濃郁的地方的色和民族特色。說到這我們走進去看看吧,那裏的“四合五天井”就是東南西北四坊房屋,每相鄰兩坊之間有一個小天井,再加上中間的大天井共五個天井,所以叫“四合五天井”。着四坊房屋的樓上樓下都是想通的,所以也叫“走馬轉角樓”。

朋友們可能會問,納西民居哪一部分最具納西特色呢?那就是六合門和六合門上的窗芯-“四季博古”了。“四季博古”是納西語,翻譯過來意思是“福包四季”。體現納西民族對生活的厚望,這六合門,可裝可卸,方便靈活,開則爲門,關則爲窗,平時只開中間的兩扇,遇有紅白兩事、客人較多時,六扇門均可卸下來。窗芯在構圖上用名花異卉、吉鳥異獸和完美的典故,寄託納西人四季吉祥、福祿壽喜、耕讀傳家的完美意願。

木府

各位朋友,大家有看過電視連續劇《木府風雲》的吧?《木府風雲》就是在木府內取景、拍攝的,想必大家在欣賞劇情的同時,也沉醉於麗江的美麗風光和風土人情裏了。此刻就讓我們真真切切的'去木府一覽究竟吧!

大家遊了古城,遊了四方街,如果說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那麼,木府就是古城的心臟,也是麗江古城文化的“大觀園”了。納西族姓木的土司曾統治麗江470年,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共沿續了二十三代,建造了這被人稱爲“麗江紫禁城”的木府。木氏土司對朝廷忠義不貳,曾多次得到皇帝的嘉獎,這忠義坊就是明朝的萬曆皇帝批准建造的,人稱“大理有名三塔寺,麗江有名石牌坊”。

大家請看,那裏就是木府了。木府的整體構造,由東往西,就是我們剛剛看到的忠義坊,然後依次是眼前的大門,照壁,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過街樓,光碧樓、玉音樓、三清殿一字排開。

我們此刻看到的木府,是在1996年的七級地震後修建的。這是議事廳,議事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弘,是土司召見貴客的地方。看,議事廳的門樑上頭,高掛着三塊牌匾,都寫着“誠心報國”四個字,分別是明朝的洪武、永樂、嘉靖三位皇帝的褒獎。那麼朝廷爲什麼如此倚重木氏呢這是因爲,納西族生活在金沙江上游的江灣腹地,北有吐蕃,南有南詔大理。這兩大地方勢力常常成爲中央王朝西南邊疆的不安定因素,所以納西族的向背舉足輕重。

這是萬卷樓,萬卷樓有三層,看,第二層沒有窗戶,從樓底看不出第二層,所以裏面收藏了許多珍貴的書籍。簡單地說,這萬卷樓,一樓讀書,二樓藏書,三樓寫書,是一個書藏萬卷、書香滿屋的地方。此刻你們能夠進去自我參觀,請遵守館內秩序,書籍能看不能摸哦!萬卷樓後面便是護法殿。它是土司議家事之殿,那裏除了擺放有木氏祖先的牌位外,還有長凳、棍棒等體罰的工具,一看就明白那裏是木老爺動用家規家法、管教子女的地方了。看來很像平時我們所說的祠堂了。

過了護法殿,走過一條古代的過街天橋,這過街天橋可算是木氏土司因地制宜,以民爲本的一個創造。這樣的設計,官民相安,互不干涉。讓我們登上木府的光碧樓。這是1:300的古城模型,在那裏能夠清楚地看到古城和木府的全貌。這是玉龍橋,是古城的北入口,這是西河、中河、東河。有誰在古城中迷了路,那麼,溯流而上就必須能走到玉龍橋。這些圖片表現了麗江豐厚的歷史文化和壯美的自然風光,請大家瀏覽。

大家再往前走,這便是玉音樓,一樓和樓前是土司歌舞宴樂的地方,二樓是供奉鳳詔鶴書的地方。大廳內有白沙壁畫的複製品。白沙壁畫是國家重點文物,它把漢地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融合在一個畫面上,讓三種宗教同居一室。這種三教合一的做法,在別的地方是少見的。而在麗江,由於以木氏土司爲代表的納西族是一個開放的民族,他們在文化上相容並蓄,廣納博採。

過了玉音樓,就來到了木府中軸線上的最終一個建築——三清殿。在那裏能夠鳥瞰古城和木府,我們能夠看到徐霞客筆下的古城“居廬駢集,縈坡帶谷”,木府的“宮室之麗,擬於王者”了。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園林,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築的風采,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中的古樸粗獷。

遊覽麗江古城,不應錯過還有納西古樂。納西古樂這一被國外稱爲“在中國各地已經失傳的音樂”,它由《白沙細樂》和《麗江洞經音樂》兩部分組成。納西古樂經過數百年的發展變化,構成了漢族和納西族音樂相融合的獨特風格,具有濃厚的民族民間色彩。住在麗江古城,夜晚最完美的安排莫過於去聆聽納西古樂了。

好的,游到那裏,各位對古城可算是一飽眼福了,我們的旅途也要結束了。在這段歡樂的時光裏,咱們瀏覽了享譽海內外,具有“中國的威尼斯”、“高原姑蘇”美稱的——麗江古城,多謝大家一路上對我和小普的理解、支援和配合。大家的熱情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期望我們的服務能給大家留下一些完美的回憶。最終,我把祝福送給大家,我也衷心祝願咱們能夠再次重逢,多謝大家!

麗江古城導遊詞4

大家好!

我是青旅社的鄒其芳,大家可以叫我小芳,但不是村裏的那個小芳。歡迎各位來到號稱世界遺產的“麗江古城”。

親愛的遊客們,我們已經到了美麗的古城了,在古城前面,大家會看見兩架大風車在水裏歡快地轉動,裏面的水珠也會測出來,所以,請大家小心。這兩架風車代表着古城的標誌。下面,我來介紹一下麗江古城: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3萬人,1997年被列入爲世界文化遺產。

古城的中心是四方街,地面上是五彩石鋪成的,踏上去就會發出清脆的響聲,四方街上沒有哪兩座客棧裏央的設計是一樣的,大家也可以進去參觀一下。說了那麼多,我還是帶大家去一條小溪吧,大家看!這條小溪就是放河燈。放河燈是一條種古老的習俗,據說每天晚上龍王會來巡遊古城,放一盞河燈吧!不過,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

遊客們,麗江古城到處都有讓人流連忘返的美景,說也說不盡,希望大家下次再來。

麗江古城導遊詞5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你們麗江古城的導遊。很高興今天能爲各位介紹麗江古城。我的名字叫黎祺睿,大家也可以叫我黎導,當然我這個“導”不是導演的導,而是導遊的導。接下來我們即將參觀的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好的,我們的車子已經到了我們的麗江古城,我們先下車吧!

請大家跟我來,所有的人都在這裏集合啦!這就是麗江古城!我先給大家做一個簡短的介紹。麗江古城位於我們中國西南部雲南省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始建於13世紀後期,古城海拔2400餘米,自古就是居民的集聚地。

下面我要考一考大家了,大家聽好啦!請問各位,麗江古城修建了多少座橋樑?

大家可真是學霸呀!都猜對了。沒錯,麗江古城修建了354座橋。其密度爲平均每平方公里93座。

接下來我給大家兩小時的自由遊玩時間,兩小時後我們在原地集合。假如大家找不到地方可以根據古城門口河流的水流方向找到出口。水流都是順流而下,逆流而上的。請大家做文明遊客,不亂吐亂扔。祝大家玩的開心!有任何事情隨時打我的電話。謝謝!

麗江古城導遊詞6

大家好,我姓洪,是你們這次遊麗江古城的導遊,希望大家在這次旅遊中玩得開心.

我給大家講了那麼多,大家也看了那麼多,但是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了,怎麼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爲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爲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進了麗江古城,就看到四方街.四方街如蛛網似的交錯,東南西北各有通往它的一條路.四方街由五彩石鋪成,腳跟踩在五彩石上,聽起來別有一番新意,那聲音清脆,有些像銀鈴的聲音.四方街可以說是古城的中心廣場,自然裝飾的漂亮、有特色啦,就連客棧都十分美麗.四方街客棧位於麗江古城四方街廣場的中心位置,具有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客棧庭院內小橋流水、花木蔥鬱,繼承了千百年來納西民族的審美情趣,乃天人合一,和諧自然的生活觀念.客棧每個房間的設計都獨具特色,你可以在四方街裏轉轉,絕對沒有哪兩個房間是相同的.

到了麗江古城一定要去放一下河燈喲!麗江古城還有一個很特別的習俗,就是放河燈.放河燈是麗江古城一種古老的習俗.據說每天夜晚,黑龍潭的龍王會順着玉河水巡遊古城,點放一盞河燈爲龍王指路照明,不僅能保護古城的平安,更能使自己和家人得到龍王的保佑而在今後的日子裏吉祥如意、心想事成.這個傳說.放一盞河燈,許一個心願.麗江古城還有很多地方非常美麗,說也說不淨,希望大家有機會去細細遊賞.這次大家玩得開心嗎?回答是肯定的吧!那下次有機會我還帶你們來再次目睹麗江古城的風光!

麗江古城導遊詞7

各位嘉賓,

此刻x將要帶大家去遊覽下一個景點,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剛從象山山麓澄碧如玉的玉泉公園出來,我們要順着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爲“高原姑蘇”“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x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誇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x誇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爲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佈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那裏雖是雲貴高原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麗江古城又叫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並且大研古城位於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着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臺,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說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當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說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裏就有水車,今日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構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佈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部分組成,但對於各位嘉賓來說,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着小黎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後,緊之後右邊是寫有主席題詞的照壁,古城裏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着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裏的土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願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我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菸頭垃圾。

麗江古城導遊詞8

親愛的遊客們看來今天我們這個團隊身體素質都非常棒啊,大家知不知我們現在所處的位臵海拔有多高?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在海拔2400米的地方。大家都沒有出現高原反應,非常好。走進大研鎮,大家有沒有發現大研鎮沒有城牆,據說因爲古代麗江世襲的統治者均姓木,若築城牆、木字加上框便成了“困”字、因而古城沒有城牆。我們走在麗江彩石鋪成的街道上可以看見一座座古樸的民居,當地的居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我們現在看見的就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間兩層,朝南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一般由下輩住用。房屋多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但在這樸素的民居中,也隱藏着一座宮殿,那就是木府大院,木府大院是一座仿紫禁城的納西宮廷式建築,可以說得上是氣勢恢宏,然而這裏面住的不是慈禧,而是納西族的世襲統治者木府家族。城內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馬龍潭和多處井泉至今尚存,人們創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

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衛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保持街市清。

麗江古城導遊詞9

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遊覽麗江古城的導遊。今天,我將帶領大家遊覽麗江古城的四方街和五鳳樓。我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四方街。

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也是麗江古城的心臟。因爲這裏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所以被人們稱爲“四方街”。

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很好奇呢?現在,我就帶大家去四方街看看。

四方街以彩石鋪地,清水洗街,以薄暮滌場的獨特街景而聞名遐邇。其四周6條五彩花石街依山隨勢,輻射開去,街巷相連,通向四面八方,交通非常便利。置身其中。就彷彿步入了“清明上河圖”的繁華景象。更值得一提的是,古城居民喜愛種植花木盆景,使古城享有“麗郡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的美譽。

遊覽完四方街,我就帶大家來到五鳳樓。

五鳳樓,樓高20米,樓臺三層,屋擔八角,共24個飛檐,就像五隻綵鳳展翅來儀,因此得名“五鳳樓”。

接下來,我就帶大家到五鳳樓裏面看一看。

全樓共有32棵柱子落地。其中四棵中柱各高12米,大約有四層樓這麼高,柱上部分用鬥架手法建成,樓尖貼金實頂。五鳳樓的天花板上繪有太極圖、飛天神王、龍鳳呈祥等圖案,線條流暢,色彩絢麗,具有許多民族的建築藝術風格。是中國古代建築中的稀世珍寶和典型範例。

麗江古城歷史悠久,古樸自然。城市佈局錯落有致,既具有山城風貌,又富於水鄉韻味。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祝大家旅途愉快!再見!

麗江古城導遊詞10

尊敬的各位遊客

你們好!今天我們要遊覽麗江古城,希望你們能在麗江古城留下美好的回憶!

各位遊客我們正漫步麗江古城,大家看,我們周圍是鱗次櫛比的納西風格的民居,清清的溪流國巷,一座座小橋如彩虹橫跨小溪,一排排垂柳在清風中搖曳,還有更好的呢!大家跟我往前走,看着兩旁古城中,店鋪林立各式商品應有盡有,尤其是那各式的光亮銅器,一直都是廣大遊客爲之稱道的。好了下面請大家慢慢欣賞吧,可千萬別掉隊呀!

遊客們,你們知道不知道麗江自古就是重要的政治經濟中心,四方街麗江木府是麗江歷史的見證。說道木府,傳說中麗江世襲土司爲木姓,木字若加上框即成困,木府便因忌諱而不設牆。中國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在麗江遊記中寫道“宮室麗,擬於王者”“民房羣落,瓦屋櫛比”是對當年麗江故都之繁榮景觀的寫照。

麗江古城導遊詞11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我是今天的導遊謝秉霖,大家就叫我小謝媽了。很高興能與大家一起度過這美好的時光。希望龍家在我的解說下對麗江古城有更進一步的瞭解,祝大家吃好玩好,一路開心。

麗江古城坐落於麗江縣中部,是我國儲存最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它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沒有城牆的古城。現在我們所處的方位是在麗江古城的中心一四方街,它連結着古城通向出口的四條主幹道。其中一條是美食街,裏面有各色美食,如:香菇背鳥蛋,石板花,特色菌菇湯。稍後大家可以盡情享受美食。

麗江古城還有一條十分繁華的大街一一酒吧一條街,它有許多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還有很多特色的商品出售,如:自制碼香菸,雪花銀首飾和玉石等。

想要看麗江古城全景,可以去瞭望臺。登上瞭望臺,從高處向下望,你會感到心曠神怡,古城美景盡收眼底。

接下來是自由活動時間,4小時後,我們再在此處集合,我電話是123456789,祝大家玩的開心愉快!

麗江古城導遊詞12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任思綺,大家可以叫我任導遊。歡迎大家的到來,我將帶大家遊覽古色古香的麗江古城。古城是世界文化遺產,請大家注意,要做文明遊客,不要亂扔垃圾,也不要亂塗亂畫,祝大家旅途愉快。

遊客們,現在我們來到古城口,映入大家眼簾的是兩架古老的水車,它們常年地轉着,那吱吱的聲音似乎在歡迎大家的到來。看,那邊有兩個銅人,你們說雕得像不像?其實呀,那兩個銅人是真人打扮成那樣的,專門和大家拍照片留作紀念。

朋友們,來到麗江古城,你一定要看看東巴許願風鈴,它是由一根紅繩、一頂草帽、一塊木牌組成的,傳說只要你在木牌上寫上你的願望再掛起來就可以實現。

大家一定很期待下一個景點是什麼吧?大家看看腳下,這些路是用青石板鋪成的,今天剛下過雨,所以請大家小心地滑。大家是否聽見流水的聲音呢?那就是古城中很有特色的小橋流水,這水很清,清得能見到水底的沙石,每隔一段距離都有一座小木橋。小溪旁邊有許多,的古代式建築那些都是客棧,它們的裏面都是按照四合院設計的,進入裏面就像真的穿越到古代一樣。沒事兒的時候還可以到院子裏喝喝茶,就像那句詩:小橋流水人家,多麼愜意的生活呀!

聽,遠處傳來了一陣陣歡聲笑語,讓我們一起去麗江著名的四方街。看,許多人圍着一個大火盆在跳舞呢!如果你不喜歡這些的話還可以到那邊的商店裏看看那些民族特色飾品。

麗江古城的水車、銅人、街道……樣樣都美,是不是讓大家流連忘返了呢?希望大家能記住古城的神祕和古老。天下無不散之筵席,到這兒呢,麗江古城就游完了,朋友們,有緣再見。

麗江古城導遊詞13

接下來的時間我們將要遊覽的景點是號稱“東方威尼斯”的麗江古城。也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我們順着從古城西北端悠悠流至城南的玉泉水來到被稱作爲“高原姑蘇”的麗江古城。

在此各位嘉賓就會想,小李怎能口出狂言,敢把這高原小城稱得如此誇張,其實一點都沒有被小李誇大,麗江古城就是因爲有玉泉水貫穿全城,由古城分成西河、中河、東河三條支流,再分成無數股支流。城內亦有多處龍潭、泉眼出水。古城利用這種有利的條件,街道自由佈局,不求網絡的工整,主街傍河,小巷臨渠,清澈的泉水穿街流鎮,穿牆過屋,“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詩意是這座古城的真實寫照,這裏雖是雲貴高原小鎮,卻頗有江南水鄉的特色。

山川流水環抱中的麗江縣城,相傳因形似一方大硯而得名“大研鎮”。它由大研、白沙、束河三部分組成,大研古城是它們的集中代表,所以人們常常把它叫作大研古城或大研鎮。而且大研古城位於麗江盆地的中心,古城的西南角聳立着酷似書天巨筆的文筆鋒,麗江盆地則象一方碧玉做成的大硯臺,古時“研”和“硯”相通,所以古城叫大研。說話間我們便到了古城,城口最引人注意的應該是一雙水車吧,有人說它是子母水車,也有人說它是情人水車。過去古城裏就有水車,今天在一些偏遠之地也在使用。

古城形成於南宋後期,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面積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三萬人,1986年成爲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1997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除了同蘇州古城一樣具有“小橋流水人家”的特色外,還在古城選址、街道和房屋佈局、納西民居等方面別具一格。

麗江的世界文化遺產由白沙古鎮、束河古鎮和大研古鎮三部分組成,但對於各位嘉賓來說,吸引力最大的是大研古鎮,古城的入口很多,大家隨着小李從右邊的入口進入,看見了顯眼的水車後,緊接着右邊是寫有江澤民同志題詞的照壁,古城裏有三房一照壁的民居,那照壁就象各位嘉賓看到得着一塊。再往右是水龍柱,龍是管水的,古城裏的土木建築最怕火,但水能克火,所以這個水龍柱代表古城人民免除火災的願望。千百年來,古城人民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古城,也請各位朋友象古城人民一樣愛護古城,不亂扔菸頭垃圾。再看世界文化遺產標誌,圓圈代表地球、自然,方框代表人類創造的文明,圓圈和方框相連,代表人與自然要和諧統一,麗江古城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傑作。右邊的這些石刻稱得上是麗江的“清明上河圖”,是一幅濃郁的納西風情畫。我們腳下是“巴格圖”,是納西先民根據五行學說創造的,東巴祭司常用它來定方位和占卜等。

麗江地處金沙江上游,歷史悠久,風光秀美,自然環境雄偉,是古代羌人的後裔、納西族的故鄉。麗江古城海拔2,400米,是麗江納西族自治縣的中心城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探尋它的過去,人們發現這片曾被遺忘的“古納西王國”,遠古以來已有人類生息繁衍。今日的主人納西民族,則是古代南遷羌人的後裔。在千百年的悠長歲月裏,他們辛勤勞作,築起自己美好的家園。

這裏地處滇、川、藏交通要道,古時候頻繁的商旅活動,促使當地人丁興旺,很快成爲遠近聞名的集市和重鎮。一般認爲麗江建城始於宋末元初。公元1253年,忽必烈(元世祖)南徵大理國時,就曾駐軍於此。由此開始,直至清初的近五百年裏,麗江地區皆爲中央王朝管轄下的納西族木氏先祖及木氏土司(1382年設立)世襲統治。其間,曾遍遊雲南的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1587--1641),在《滇遊日記》中描述當時麗江城“民房羣落,瓦屋櫛比”,明末古城居民達千餘戶,可見城鎮營建已頗具規模。

從麗江北眺,是高聳雲天的玉龍雪山,景緻雄奇變幻。民謠說它“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這裏素有“動植物寶庫”的美譽,又是巨大的天然水庫。

走進麗江彩石鋪成的古老街道,漫遊鎮北商業中心四方街,便見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市肆民居或門前架橋,或屋後有溪,街頭巷尾無數涓涓細流,穿牆繞戶蜿蜒而去。這股股清流都來自城北象山腳下的玉泉。

城內早年依地下涌泉修建的白馬龍潭和多處井泉至今尚存,人們創造出“一潭一井三塘水”的用水方法,即頭塘飲水、二塘洗菜、三塘洗衣,清水順序而下,既科學又衛生。居民還以水洗街,只要放閘堵河,水溢石板路面順勢下泄,便可滌盡污穢,保持街市清潔。

依山就水的麗江大研鎮,既無高大圍城,也無軒敞大道,但它古樸如畫,處處透出自然和諧。鎮內屋宇因地勢和流水錯落起伏,人們以木石與泥土構築起美觀適用的住宅,融入了漢、白、藏民居的傳統,形成獨特風格。當地常見的是“三坊一照壁”式民宅,即主房、廂房與壁圍成的三合院。每房三間兩層,朝南的正房供長輩居住,東西廂房一般由下輩住用。房屋多在兩面山牆伸出的檐下,裝飾一塊魚形或葉狀木片,名曰“懸魚”,以祈“吉慶有餘”。許多庭院門樓雕飾精巧,院內以卵石、瓦片、花磚鋪地面,正面堂屋一般有六扇格子門窗,窗心的雕刻大多是四季花卉或吉祥鳥獸。堂前廊檐大多比較寬,是一處溫馨愜意的活動空間。

小李在古城給大家講了那麼多,大家也看了那麼多,但是馬上就要進入古城了,怎麼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各位嘉賓是看不到的,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爲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爲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了。

各位嘉賓心目中一定有這樣一個問題,象這樣的古城在中國有的是,爲什麼這個高原上的偏僻的古城竟被評上呢?想要得到答案,各位嘉賓請隨小李一同去遊覽一翻。一條小巷、一戶人家,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歷史上了,這種感覺,在路上、在各個庭院中,您隨處都能感受到。所以這座古城不是因爲拍戲或是故弄玄虛而建的,是一座真實的活着的古城,不信您看看腳下,您就會覺得比剛纔走的路光滑多了,一塊塊的五花石板,象是有許多碎石沾在一起,但它是一種麗江特有的樂角巖,採自周圍的山上,因爲五顏六色,所以當地人稱五花石,人行馬踏,經過幾百年,磨得光滑透亮,雨水一流,詩意就在你腳下了,這條街就叫新華街。

在街道兩旁,偶爾會看到一些人家門上貼有不同顏色的對聯,納西人有人仙逝,都要紀念三年,第一年白聯黑字,第二年綠聯黑字,第三年貼對聯,這是納西人對死去親人的懷念,經過一些林立的鋪面,清澈的河水,小橋垂柳便印入大家眼簾,而在各位都沒有見過的這麼清澈的河邊看到了一排排的桌椅和一陣陣的音樂傳入耳中,這便是客人所謂的“洋人街”,但這條街上的鋪面並非洋人所開,這裏的酒吧有書生氣的,有叛逆性的,有純生意性的,各人可各取所需。城市裏的人到麗江“充電”的方便之處就是在酒吧找感覺,尤其以外國人爲多。

有舊友新朋,有小橋流水,只要不醉,人生是可找到一刻逍遙的。在經過酒吧街之後便看到了一座小石橋,因爲早先在這裏賣豌豆,所以稱爲豌豆橋,橋西的小門樓便是科貢坊,科貢坊的名字來源於坊後小巷,清朝嘉慶年間,巷內楊家有兩兄弟同時中舉,到道光年間,弟弟又中舉,此事是麗江人得意之事,官府爲了表彰楊家,激勵來者,特立此坊。

站在這裏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佔地約五畝,爲什麼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爲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這裏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那麼四方街爲什麼這樣有名呢?如果說我國北方又一條世界聞名的貿易通道——絲綢之路的話,我國南方也有一條被稱爲“茶馬古道”的貿易通道,它是藏區以及麗江的馬匹、皮毛、藏藥等特產和南方的茶葉、絲綢、珠寶等商品的一條貿易通道,麗江古城是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四方街則是這個重鎮的貿易中心,從古到今,四方街都是一和露天集市,這個集市從開始至今有三百年的歷史,要體會到四方街的一天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奧妙,清晨,早起的人們開始買早點,是朦朦朧朧正在伸賴腰的四方街;午,買銅、買山貨、買小吃的商販組成繁榮的市面,這是精力旺盛的四方街;天剛黑,生意人回家了,又經過一次摩擦的五花石板還剩着人和陽光的餘溫,在橋頭曬太陽的老人換成了孩童嬉戲,兩側酒吧又透出夜色的油光,這是化了妝的四方街;凌晨兩點左右,四方街人去街空,小巷深不測,只有流水之聲高低起伏,這是素面朝天的麗江。

“麗君從來喜植樹,山城無處不飛花”,麗江男人一生有三件大事:蓋房子、娶媳婦、曬太陽。麗江男人對種花、養鳥、寫字、畫畫、打麻將有着特別的嗜好和特別多的時間,男人擅長一切在院內的活動,除此之外,他們最愛的一項戶外活動便是作客,而納西女人一年當中只有在大年初一才能睡一天的懶覺。從“盼吉妹”到“阿奶”眨眼的功夫卻單純只有兩個字“勤勞”,納西女人從早到晚幹活,從體力活到小生意,從收拾田地到殺豬,從縫補衣服到生火做飯,個個像下凡的仙女,而男人們則閒了下來,這一閒就不得了。納西人中文人輩出,令人目不暇接,不能不說是納西女人養出了納西文化。

納西族善於學習也可反映在古城的民居建築上。古城民居在廣泛吸收漢、藏、白等民族建築風格的同時,也把本民族的建築文化和審美意識融於其中,形成了許多具有納西特色的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後院、一進數院等建築風格,並在門樓、前廊的設定和天井鋪地、六合門及其裝飾等方面形成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如果問四合院裏哪一部份最富有特色,那就是堂屋的六合門和六合門上的窗蕊—“四季博古”。

雖說這些也是學習漢、藏、白等民族文化的結果。但是到了現在,已沒有哪一個民族像納西族這樣每家都必有六合門和“四季博古”。您看這六合門,可裝可卸,方便靈活,開則爲門,閉則爲窗。平時只開中間兩扇,如遇家中有紅、白事客人較多,行走不方便時,則六扇門均可卸下。六合門上所雕的窗蕊稱爲“四季博古”,構圖上用名花異卉,吉鳥瑞獸、美好典故,以此寄託納西人民四季吉祥、福祿壽喜、耕讀傳家的美好意願。大家看到這六扇門上都有各自不同的圖案,這是“松鶴同春”、寓“春”和“壽”,這是“喜鵲爭梅”、寓“冬”和“喜”,這是“鷹立菊叢”、寓“秋”和“福”,這是“鷺鷥天蓮”、寓“夏”和“祿”,這是“孔雀玉蘭”、“錦雞牡丹”,請大家都想想看它們都分別代表了什麼寓意。

麗江納西人歷來重教尚文,許多人擅長詩琴書畫。在古城多彩的節慶活動中,除了通宵達旦的民族歌舞和鄉土戲曲,業餘演奏的“納西古樂”最爲着名。其中,《白沙細樂》爲集歌、舞、樂爲一體的大型古典音樂套曲,被譽爲“活的音樂化石”;另一部麗江《洞經音樂》則源自古老的道教音樂,它保留着許多早已失傳的中原辭曲音韻。麗江納西古樂曾應邀赴歐洲多國演出,受到觀衆的熱烈歡迎和讚譽。由於樂隊成員多是來自民間年逾古稀的老人,因此又有“納西壽星樂團”的美譽。

大智大慧的納西先民,在漫長的社會實踐和生產勞動中,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東巴文化。東巴文化以東巴教爲載體,以東巴經爲主要紀錄方式,它是伴隨着納西族漫長曆史發展逐步形成和演化的活形態文化,約形成於唐宋時期,有近千年歷史。東巴教是納西族原始宗教,且兼收幷蓄其他宗教,篤信萬物有靈,爲多神教。東巴文是一種兼備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圖畫象形文字。納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個單字,但詞語異常豐富,能充分表達細膩的情感,也能記敘說明覆雜的萬事萬物,還能寫詩作文章,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用象形文字書寫並保留下來的經文共有兩萬餘冊。卷帙浩繁的經書,內容豐富多采。涉含哲學、歷史、天文、宗教、巫醫、民俗、文學、藝術等各方面,堪稱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東巴文化以其自己獨特的科研價值和藝術價值,幾百年來始終吸引着許多中外學者和有志之士,前來研究翻譯和觀賞。東巴文化是納西人民對世界人類的偉大貢獻。

納西古樂是古城文化的靈魂與象徵,是麗江古城一道典雅的風景。納西古樂是唐宋以來的一些詞牌和曲牌音樂。在洪武年間(公元1368年)以後,這種音樂就陸續地傳到了麗江。這種音樂在中原地區早已成爲絕音,但自傳至麗江後被廣泛地傳播開來,在鄉村在小鎮隨處都聽到這美妙的聲音。納西古樂儲存至今,還有22個曲目,其中有的融進了納西族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演奏風格。納西古樂被中外學者和廣大音樂愛好者稱爲“音樂活化石”、“和平之音”、“仙樂天音”。聆聽納西古樂使人真正感受到“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的意境。

經過近二十年的弘揚與宣傳,納西古樂已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在世界樂壇上找到了自己應有的位置。1995年大研古樂會出訪英國引起轟動;1997年2月在香港藝術節演出受到高度評價;1998年在被稱爲中國最高音樂殿壇的北京音樂廳演出,進一步證明了納西古樂的藝術價值;1998年5月受挪威國王的邀請,在挪威國慶節上隆重演出;之後,相繼前往法國、比利時、瑞典、臺灣、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演出,受到了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納西古樂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放射出燦爛的光輝,日益爲世界所認識和青睞。

聞名於世的麗江壁畫,分佈在古城及周圍15座寺廟內,這些明清壁畫,具有多種宗教及各教派內容融合並存的突出特點。遺存於麗江白沙村大寶積宮的大型壁畫《無量壽如來會》,把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和道教的百尊神佛像繪在一起,反映了納西族宗教文化的特點。

麗江一帶迄今流傳着一種圖畫象形文字“東巴文”。這種納西族先民用來記錄東巴教經文的獨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圖畫象形文。如今分別收藏在中國以及歐美一些國家圖書館、博物館中的20000多卷東巴經古籍,記錄着納西族千百年輝煌的歷史文化。其中稱作《磋模》的東巴舞譜,包括數十種古樂舞的舞蹈藝術中,是極爲罕見的珍貴文獻。被譽爲古代納西族“百科全書”的東巴經,對研究納西族的歷史、文化具有重要價值。

穿過了五一街便看到了許多小橋,在我們腳下這座小石橋大家不防坐下來休息一下,看到橋旁“百歲坊”字樣,不難猜測這就是百歲坊,試想一下百歲坊的由來,一般人都會想百歲坊老人有關,這就對了。好了,關於麗江古城的介紹就先到這了,剩下的時間大家請盡情的欣賞古城風景,在欣賞的同時呢別忘了保護古城的環境。

麗江古城導遊詞14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我叫周楊,是大家這次遊麗江的導遊。

我們正前往麗江古城的路上。這座古城位於盆地的中心,建於宋朝,到現在已有800多年的歷史,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了古城。城口那一雙水車,大家稱它爲子母水車,是古城的標誌。大家順着水就可以進城,逆着水就能出城,不會迷路。

大家隨我進城。街道兩邊清澈的河水,彎彎曲曲的小橋,微風拂動的柳樹,這雲南高原小鎮,是不是有江南水鄉的特色呢?大家從這個大石橋往遠處看,山頂上有皚皚白雪的,就是玉龍雪山。

現在,我們來到四方街,這是古城的中心,道路通向四面八方,著名的茶馬古道從這裏經過。白天人們在這裏買賣商品,每當夜幕降臨,納西族人手拉手跳舞、唱歌。

祝各位遊客在古城玩得開開心心。

麗江古城導遊詞15

各位嘉賓,我是暴龍俱樂部的導遊,我姓黃,你們可以叫我小黃或黃導,現在小黃將要帶大家去遊覽的是麗江最著名的景點-麗江古城。下面小黃提醒你們二點:一我們是作爲一個團隊出來的,要統一行動,等一下進古城時請跟緊小黃;二保管好隨身錢物。好了,下面我們進古城了。

可能大家很奇怪,怎麼就沒有看到城門呢?其實這也是麗江古城的一奇,即看不到城門,也看不到城牆,因爲古城根本沒有城牆和城門,因爲納西族的頭領姓“木”,如果建了城牆和城門就變成了“困”字,所以古城沒有城牆,也沒有城門了。現在一不小心你就站在了一百年的歷史上了,這種感覺,在路上、在各個庭院中,您隨處都能感受到。站在這裏向東望去,眼前一片開闊,這便是中心四方街,四方街是古城的中心廣場,佔地約五畝,爲什麼叫四方街,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因爲廣場的形狀很象方形的知府大印,由土司取名叫四方街,取“權鎮四方”之意,也有人說這裏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是四面八方的人流,物流集散地,所以叫四方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