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導遊詞>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合集15篇

學問君 人氣:1.7W

作爲一位盡職的導遊,總歸要編寫導遊詞,導遊詞一般是根據實際的遊覽景觀、遵照一定的遊覽路線、模擬遊覽活動而創作的。那麼寫導遊詞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合集15篇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1

尊重的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叫喬帥傑,你們可以叫我喬導。此時,我的心情非常高興,希望我們這次遊玩頤和園愉快。

爲了保護這裏的環境,在此,我想要提出幾點建議:

一、吃完的垃圾不要亂扔;

二、不要用小刀,筆等工具在牆或柱子上亂刻亂畫;

三、不要破壞花草樹木;

請大家跟我來,現在,我手指的地方就是長廊,你們看這綠漆漆的欄杆,真是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很長很長有七八百米,分成二百三十七間。真多啊!每間都有好看的畫,畫着人、花草樹木、各種風景。大家看到了嗎,這麼多的畫沒有一幅畫是相同的。被稱爲“世界第一廊”。長廊兩旁栽滿了花草樹木。這一朵花還沒有謝,那一朵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們神清氣爽,你感覺到了嗎?

下面請大家跟我去遊昆明湖吧!昆明湖是一個人工湖,從高處向昆明湖望去,就像一個壽桃。昆明湖靜得像面鏡子,綠的像塊玉,遊船在湖面慢慢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昆明湖景色宜人,湖水清澈,令人心曠神怡。

大家繼續走吧!大家看,我們現在走到了長廊盡頭。我們面前就是萬壽山。大家擡頭看,有一個八角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這個半山腰上,大家看這琉璃瓦閃閃發光。

這次旅行你們一定滿意吧?好了今天我們的旅行到此結束了,祝大家旅行愉快,再見!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2

各位尊敬的遊客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我姓趙,你們就叫我小趙吧!

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我們的首都――北京,今天我們要遊覽的是皇家園林—頤和園。在此我要提醒大家:進入景區不要大聲喧譁,也不要亂丟垃圾。

頤和園的四分之三都是水,這就更顯出了頤和園的秀麗。

我們現在就進入頤和園吧!走進頤和園,就來到了著名的長廊。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一眼望過去,每一間的橫樑上都有精美的圖案,畫着人物、花草、風景……你們相信哇,這幾千幅畫裏沒有一副是相同的,而且每一幅都十分逼真,在長廊裏走了好久了,大家一定累了吧?可是我們才走了長廊的一半呢!接下來,我們要去萬壽山上觀光了。“萬壽山”是乾隆帝給他母親慶祝60大壽而取名的,以前不叫萬壽山,在金朝的時候叫金山,元朝的時候叫翁山,到了乾隆帝時爲了祝母親長命百歲才取得名字,現在我們已經登上萬壽山了,遊客們,你們往下看,看見了嗎?下面碧波盪漾的就是昆明湖,瞧,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上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咦,你們有沒有發現昆明湖像一個什麼呢?大壽桃?對,大壽桃!恭喜你,答對了,當年乾隆帝爲了表示自己的孝心,特地把昆明湖修建成一個大壽桃的形狀。

昆明湖的四周圍着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橋,湖中心那個小島叫湖心島,島上種着數不清的花草,看見了嗎?草叢中露出紅紅的一片,那就是堅固鮮豔的宮牆。

你們注意到岸邊連接湖心島的那座石孔橋了嗎?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十七孔橋,它是仿照北京盧溝橋建造的,因爲它有十七個橋孔,所以叫十七孔橋,橋的欄杆上有着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刻着小獅子,你們看啊,這麼多的獅子,只只雕刻得栩栩如生,有的半蹲着,頭望着天空,好像在思索什麼;有的彎着脖子,低着頭,似乎犯了什麼錯;最有趣的還是兩隻小獅子在爭搶一隻繡球……走過十七孔橋,便來到湖心島上,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這隻大銅牛,關於這隻大銅牛,還有一個傳說呢!相傳在初建園林時,昆明湖西側有一組田園風光的景緻被稱爲“織耕圖”,象徵着織女居住的地方,而東岸的銅牛郎隔天河(昆明湖)與織女遙遙相望,夠浪漫了吧!

頤和園的景色美如天堂,講解三天三夜也說不完,接下來給大家2個小時的時間自由活動,之後在這裏集合,現在開始自由活動吧!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3

大家好我是導遊員小王,很高興能帶領大家遊覽頤和園。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這裏有美麗的長廊、萬壽山,還有風景秀麗的昆明湖。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是有名的長廊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走到長廊盡頭,就來到了萬壽山萬壽山上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萬壽山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昆明湖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湖面上有許多遊船、畫舫,大家可以到遊船上游玩。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着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着數不的垂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大家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大家慢慢遊賞。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4

尊敬的各位遊客:

大家好,我是你們今天的導遊—X導。歡迎大家來到北京著名的頤和園。希望大家在遊覽過程中不要亂丟垃圾,破壞公物及花草樹木,謝謝大家配合。

剛纔大家跟我穿過了頤和園的大門,現在我們來到了有名的長廊。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繪有彩畫。這些彩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大家擡頭看,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那就是佛香閣。大家看到那排金碧輝煌的宮殿了嗎?那就是慈禧在園內過生日時接受賀拜的排雲殿。

現在我們已經登上萬壽山了,站在這裏,頤和園的大半景色都能收在眼底。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不知你們是否也有相同的感覺?那我們到山下游覽一番吧。

現在我們來到了昆明湖,湖中心有個小島,島上一片蔥綠。走過前面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島上玩。照做,石橋有17個橋洞,叫17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態不一的小獅子。

感謝各位遊客們來參觀這美麗無比的頤和園,希望有機會你們能再來頤和園看一看。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5

尊敬的遊客朋友們,你們好!

今天,我們來參觀北京的頤和園。頤和園是清代皇家園林和行宮,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遊覽時請大家自覺保護衛生,不要傷害她。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已來到了有名的長廊,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還有這麼多美麗的圖畫,真美!這些畫有上千幅呢!並且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你們相信嗎?長廊兩旁載滿了花草樹木,是不是很漂亮?微風吹過,使人感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來到了萬壽山的腳下,擡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型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這叫佛香閣。佛香閣下面有一個大殿,那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叫做排雲殿。

遊客朋友們,現在我們已登上了萬壽山。來到了萬壽山山頂,這裏是觀看頤和園全景的最佳地點。看見下面的湖了嗎?那個湖叫做昆明湖,因爲昆明離北京太遠了,所以才起了個這麼好聽的名字。遊人們常說:“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你們是否有同感?下面我們就去昆明湖邊看看吧!

看,昆明湖多大啊!湖中心有個小島,可以去島上玩耍。看到那座橋了嗎,那座橋叫十七孔橋,因爲有十七個孔洞,高大堅固,所以叫做十七孔橋;橋欄杆上雕刻着許多可愛的小獅子,這些小獅子姿態不一,沒有那兩隻是相同的。

頤和園的景色很美,說也說不盡,請大家細細遊賞吧!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6

各位遊客:

大家好!

歡迎光臨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我是你們的導遊,我姓林,你們可以叫我林導遊。很榮幸爲大家服務。現在我帶我家一起去遊覽頤和園,大家跟我來吧!

各位遊客,這裏就是有名的長廊,這裏長七百多米,分成273間。請大家擡起頭,看!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繽紛的畫,畫着:人物、花草、風景,這幾千幅畫當中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大家細細欣賞吧!

我們現在去的就是萬壽山。展現在你眼前的這座山就是萬壽山。請你們擡頭向上望,聳立在半山腰上的那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就是佛香閣,它高38米多。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你們知道那是什麼嗎?不知道吧1其實那就是排雲殿。現在我們去的是昆明湖,這湖面積大約220平方米。這座橋名十七孔橋,因爲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你們可以到橋上走一走。

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但要注意:

1、不能隨地扔垃圾

2、不能亂塗亂畫

3、要注意安全。

最後我祝大家旅程愉快。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7

大家好!我是本次的導遊汪紫月,大家叫我小月就可以啦。今天,就讓我帶大家遊覽北京頤和園的長廊、萬壽山和昆明湖。頤和園是清朝皇家園林和行宮,是我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在遊覽的過程中,請大家不要亂扔垃圾,不要破壞文物,並且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我們就能看到頤和園的長廊。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長廊共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繽紛的畫,如:花草、人物、風景等,最獨特的是這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麼美麗的長廊,難怪被稱爲“世界第一廊”。

現在我們已經走完長廊了,瞧,前面就是萬壽山。請大家擡頭看一看,那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它高高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是佛香閣。佛香閣下面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一會兒,我們登上萬壽山,再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就可以俯視頤和園大半景色。

大家快看,這就是名揚中外的昆明湖啦。現在已經是下午了,湖面映照着太陽光,十分美麗,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時,還可以欣賞到船上精美的裝飾畫。大家先休息一下,拍幾張照片。一會兒,我們要去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橋。

看,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所以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獅子。每隻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好了,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但不要走太遠。四點整,我們的車準時出發,請大家掌握好時間。現在大家可以自由活動了。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8

各位遊客大家好,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讓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頤和園在北京西北部海淀區境內,是我國儲存最完整、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世界上著名的遊覽勝地之一,屬於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頤和園原是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公元1750年,乾隆在這裏改建爲清漪園。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燬。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海軍經費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今名,作消夏遊樂地。到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燒燬了許多建築物。1903年修復。後來在軍閥、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解放後不斷修繕,才使這座古老的園林煥發了青春。

頤和園的面積達290公頃,其中水面約佔3/4。整個園林以萬壽山上高達41米的佛香閣爲中心,根據不同地點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樓、閣、廊、亭等精緻的建築。山腳下建了一條長達728米的長廊,猶如一條彩紅把多種多樣的建築物以及青山、碧波連綴在一起。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着,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

頤和園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部分組成。總面積290多公頃。萬壽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閣、銅亭,臨湖畔建的千米長畫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橋和石舫等都是遊人必到的景點。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離城約10公里。既可以坐郊區公共汽車,也可以坐專線遊覽車前往。

這座巨大的園林依山面水,昆明湖雖大,但水面並不單調,除了湖的四周點綴着各種建築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由一座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優美的橋。

頤和園裏有許多景點是效法了江南園林的一些優點。如諧趣園就是仿無錫寄暢園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蘇堤。

頤和園前山的正中,是一組巨大的建築羣,自山頂的智慧海,往下爲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一條明顯的中軸線。在中軸線的兩邊,又有許多陪襯的建築物。順山勢而下,又有許多假山隧洞,遊人可以上下穿行。頤和園的後山,其設計格局則與前山迥然而異。前山的風格是宏偉、壯麗,而後山則是以松林幽徑和小橋曲水取勝。

今天的觀光遊覽就要結束了,在頤和園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爲您北京之遊中的永恆記憶。同時也請您把我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朋友。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9

親愛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頤和園旅遊社的導遊,姓葉,你們可以叫我葉導。這一次,由我帶領大家參觀頤和園,請多多關照。

走進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了有名的長廊。這條長廊有7百多米長,分成273間。看!這每一間的橫澗上畫着人物、花草、風景,在這幾千幅畫中,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

穿過長廊,我們就來到萬壽山腳下,大家擡頭看一看,在半山腰間聳立着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物,那黃色的玻璃瓦閃閃發光,大家猜猜它是什麼?沒錯!那就是佛香閣。它的下面就是排雲殿。

我們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前鳥瞰頤和園,它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瞧!那鬱鬱蔥蔥的樹木掩映着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

從萬壽山下來,就來到了昆明湖。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從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

我們再來看看昆明湖上的石橋。昆明湖上的石橋式樣不同,就那這座橋來說吧!它有十七個橋洞,叫做十七孔橋。橋上有上百根石柱,每根石柱上都刻着小獅子,這麼多小獅子,沒有那兩隻是相同的。湖中心有個小島,我們過橋可以到島上去玩。

好,大家先到橋上休息一下,然後繼續參觀下一個景點,希望你們自覺愛護頤和園的一草一木,祝你們玩得開心!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10

尊敬的各位遊客,我是你們的導遊xx歡迎來到頤和園。頤和園景色優美,是清代的皇家花園和行宮,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走進頤和園的大門,讓我感受到了古代的氣息,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一千年以前。

我們來到長廊,一共有七百多米長每一間橫檻上都畫着五彩繽紛的神話故事,這些畫畫得栩栩如生,一共有幾千幅畫,沒有那兩幅是相同的。大家擡頭一看,很美吧!

請大家不要亂扔果皮、隨地大小便、在牆上亂畫!

走完長廊,我們來到了萬壽山,在萬壽山頂上,鬱鬱蔥蔥的樹林掩映着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山上建有排雲殿、佛香閣等,宮殿金碧輝煌。

我們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古老的城樓和城裏的白塔。景色壯觀!大家在這裏拍照吧!

左邊是昆明湖,看到湖邊的垂柳綠茵茵的,再看昆明湖綠得像一塊碧玉,波光粼粼。湖上有許多小船,它們五顏六色。

十七孔橋上有很多根石柱,上面刻着小獅子。它們氣魄雄偉,沒有那兩座是相同的。大家看一看吧!

今天,我們的旅程到這裏就結束了,感謝大家到頤和園遊玩,再見!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11

各位遊客:

大家好,今天就有我來帶領大家共同遊覽頤和園。希望我的講解能夠令各位滿意,讓我們共同度過這一美好的時光。

頤和園的面積達290公頃,其中水面約佔3/4。整個園林以萬壽山上高達41米的佛香閣爲中心,根據不同地點和地形,配置了殿、堂、樓、閣、廊、亭等精緻的建築。山腳下建了一條長達728米的長廊,猶如一條彩紅把多種多樣的建築物以及青山、碧波連綴在一起。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着,是舉世罕見的園林藝術傑作。

頤和園主要由昆明湖和萬壽山兩部分組成。總面積290多公頃。萬壽山上依山而建的佛香閣、銅亭,臨湖畔建的千米長畫廊、昆明湖中的十七孔橋和石舫等都是遊人必到的景點。頤和園坐落在北京西郊,離城約10公里。既可以坐郊區公共汽車,也可以坐專線遊覽車前往。這座巨大的園林依山面水,昆明湖雖大,但水面並不單調,除了湖的四周點綴着各種建築物外,湖中有一座南湖島,由一座美麗的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在湖的西部,有一西堤,堤上修有六座造形優美的橋。

頤和園裏有許多景點是效法了江南園林的一些優點。如諧趣園就是仿無錫寄暢園建造的。西堤是仿杭州西湖的蘇堤。

今天的觀光遊覽就要結束了,在頤和園的這段時光希望能成爲您北京之遊中的永恆記憶。同時也請您把我的祝福帶給您的家人朋友。

各位旅客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今天帶領你們遊玩的導遊,我叫賴樂頤。今天,我們要遊玩的地方是頤和園。

讓我們走進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那裏有美麗的景色等着我們去看。這是頤和園裏很有名的長廊。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長廊是不是很長?你們先猜一猜長廊有多長,要是等一會兒你們猜不出來,我就告訴你們。你說是230米,你說是480米,你說是500米,哈哈,你們說的都不對。長廊有七百多米,分成了273間呢,讓我們去看看長廊裏是什麼樣子吧。看,那是什麼,哦,原來是橫檻上五彩的畫。告訴你們吧,長廊裏有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畫是相同的,這可都是畫家的心血。你們看長廊兩旁是什麼,那麼多的花是不是很好看?有玫瑰花,有牡丹花,還有牽牛花......

現在我們走出了長廊,來到了萬壽山腳下。讓我們擡頭向上看,有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讓我們爬上佛香閣。我們往下看看,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看那蔥鬱的樹叢中隱藏着什麼?對了,仔細看可以看見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看正前面,昆明湖是多麼靜,靜得像一面鏡子,它又是多麼綠,綠得像一塊碧玉。你們知道嗎?清朝乾隆皇帝詩曰“何處燕山最暢懷,無雙風月屬昆明”來讚美昆明湖。

讓我們從萬壽山下來,正前面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着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看,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

讓我們到石橋上去。這石橋有十七個孔,所以叫十七孔橋。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還雕刻着小獅子。這麼多的獅子,姿態不一,神態各異,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好了,今天我們就到這裏。你們今天是不是很開心呢?好了,明天還有更好的景色等着我們,再見。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12

楚悠聲音遊記——頤和園

1、概況

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和承德避暑山莊、蘇州拙政園、蘇州留園並稱爲中國四大名園。頤和園位於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區,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爲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爲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儲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佔地大概有290公頃。

景區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爲三個區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爲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朝末期慈禧皇太后與光緒皇帝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芸館等庭院爲代表的生活區,是皇太后、皇帝及后妃居住的地方。還有就是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的風景遊覽區。

2、銅牛

這頤和園的前身哪,是乾隆時期修建的清漪園。據說乾隆皇帝是個出了名的孝子,當年爲了慶祝母親的60大壽而特意修建了這座以“福”、“壽”爲主題的園子。可惜呢,1860年英法聯軍一大把火把清漪園給燒了個精光。時間到了1885年,這次啊,慈禧太后是爲了自己的60大壽,下旨重建被燒燬的清漪園,並將清漪園改名叫作頤和園。

出現在眼前的就是波光粼粼的昆明湖了。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大部分組成,水面佔全園的四分之三。順着昆明湖的東堤往南邊兒走,走沒多遠,就見到了頤和園裏最具人氣的銅牛。這銅牛就像是一把檢測昆明湖水位的標尺。根據科學的考證,紫禁城的地基與昆明湖東堤相比大概低了10米,這就是說,頤和園銅牛的水平線,高於皇宮圍牆。在乾隆年間,昆明湖附近每到雨季,常常大雨成災,爲了皇宮安全,根據昆明湖與銅牛的水位差,及時加高皇宮圍牆,萬一昆明湖決口,皇宮仍可安然無恙。

3、廓如亭

在銅牛的南邊不遠處,有一座很大的亭子,名叫廓如亭,又俗稱八方亭。因聲音遊記,隨時隨地的導遊講解。

爲沒有東牆,由此地放眼東南無際的綠色田野,視線極其開闊,“廓如亭”因此而得名。我告訴小蘇,頤和園裏有40多座亭子,這座亭子是全園裏最大的,也是我國現存同類建築中最大的。它由內外三圈共24根圓柱和16根方柱支撐,整個亭子的面積有130多平方米。

廓如亭位於十七孔橋的橋頭,而十七孔橋是園內20多座橋中最大的,長達150米,橫跨昆明湖,貫通東堤與南湖島;橋西的南湖島面積有一公頃,上面建有龍王廟、月坡樓、鑑遠堂,假山上還建有涵虛堂。從美學的角度來分析,屹立在橋東頭的亭子如果沒有宏大的體量,就不能與長虹般的大橋相稱,也無法與橋西的建築羣遙相呼應。有了它,就使得十七孔橋有起有結,東西氣勢貫通,起到了構圖上的平衡作用。

4、十七孔橋

剛剛提到了十七孔橋,這十七孔橋就連接着廓如亭與南湖島。十七孔橋建成17個孔,得歸結到古代皇帝的喜好上。無論是從東往西數,還是從西往東數,正中的大孔剛好都是奇數“九”。而古代帝王又被稱爲“九五之尊”,所以歷代統治者都非常崇尚數字“九”,故而,十七孔橋纔會與“九”結緣,也就不難理解了。

十七孔橋融合了蘇州寶帶橋和北京盧溝橋的優點,吸取了南北兩種橋樑藝術的精髓,是不可多得的橋樑珍品。

5、南湖島

走過十七孔橋就是南湖島了。

昆明湖習慣上按位置分爲南湖與西湖兩部分,這個島因爲坐落在東南部而被稱爲南湖島。它與西堤外湖中的治鏡閣和藻鑑堂兩個小島一起,用來象徵神話傳說中海上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島。南湖島也叫“蓬萊島”,象徵神話中的海上仙山。

南湖島佔地一公頃多,四面環水,環島用巨石砌成泊岸,並用青白石雕欄圍護,視野廣闊,美景是一覽無餘,可以說是昆明湖中最好的觀景遊覽場所。島上的建築很多,有龍王廟、鑑遠堂、澹會軒、月波樓、雲香閣等。

聲音遊記,隨時隨地的導遊講解。

踏上南湖島,迎面就是一座四柱三樓的牌坊,過了牌坊就是一個小廣場,小廣場的右側就是龍王廟了。龍王廟坐北朝南,院落不大,但是廟前小廣場南、西、東三面卻都立着牌坊,這可是在所有龍王廟中規格是最高的了。

封建社會爲了祈求風調雨順,凡在水邊都建有龍王廟。南湖島上的這座龍王廟始於明代,原是西湖東界長堤上的龍神祠,乾隆時期掘堤拓湖時留下四周土地,形成了南湖島,並重修龍神祠,改名“廣潤祠”。作爲園中的祈雨之所,南湖島龍王廟的香火一直不斷。

6、文昌閣

從南湖島返回到東堤之上,然後一路往北,前面是文昌閣。文昌閣是一座關城式建築。頤和園裏有六座城關,文昌閣是其中最大的一座。

文昌閣的二樓供有文昌帝君銅像和他的坐騎“銅特”。相傳文昌帝君主宰人間的功名利祿,所以古代深受仕途者的信奉。

7、耶律楚材祠

文昌院坐落在氣勢磅礴的文昌閣東牆外,這裏原本是光緒皇帝的御膳房,民國後就漸漸荒蕪了。據說文昌院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展品最豐富、設備最先進的園林博物館。

文昌閣以北有一座大門向西的院落,那裏是耶律楚材祠,它是頤和園內歷史最久的一處文物古蹟,它的歷史可追溯到元代。公元1244年,元朝一代賢相、開國元勳耶律楚材病逝於蒙古高原,舉國致哀。朝廷爲紀念這位對元朝做出巨大貢獻的傑出人物,特意在京都西郊甕山一帶爲耶律楚材專設祠堂,以示隆重。

元朝滅亡以後,對蒙古族統治者懷有深刻仇恨的中原百姓將耶律楚材的墓地和祠堂徹底毀壞。直到1750年,乾隆在修建清漪園時,發現這裏是耶律楚材墓的舊址。乾隆出於對耶律楚材在歷史上所做貢獻的充分肯定,決定在原處恢復墓地與祠堂,並將祠堂圈入御園。我們現在可以在裏面參觀到的包括了耶律楚材祠堂、神道碑、翁仲石像與元左丞相耶律鑄夫婦合葬墓及耶律楚材、耶律鑄父子事蹟展。

聲音遊記,隨時隨地的導遊講解。

8、知春亭

文昌閣的旁邊就是知春亭,這裏是頤和園的最佳觀景點之一,也是最理想的攝影點。

知春亭的“知春”二字,據說是來自詩句“春江水暖鴨先知”,每年春天昆明湖解凍總由此處開始。又因爲知春亭小島遍植桃柳,每當春天來臨,昆明湖解凍之時,這裏桃花綻紅,柳絲吐綠,最早向人們報告春天到來的消息。

當初乾隆皇帝修建頤和園的時候,要求整體構思符合“四時佔全,福壽滿園,天星洛凡,水陸龍安”的旨意。昆明湖的外形像一隻碩大的壽桃;萬壽山是一隻巨大的蝙蝠,取“蝠”與“福”的諧音,“雲輝玉宇”牌樓和排雲殿就像是蝙蝠的頭,東西長廊則是展開的雙翼,於是乎就形成了福山壽海的壯觀場面。而南湖島看上去,就像一隻千年壽龜,十七孔橋是龜的脖子,廓如亭就是它高高昂起的頭,島西小碼頭是龜尾。

9、西堤六橋

在知春亭裏,我們遠遠地就望見了西邊綠柳成蔭的長堤,那個啊就是西堤。西堤本是一條不寬的堤岸,沒有什麼實際作用。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對杭州西湖的蘇堤十分讚賞。回北京後就馬上下令在頤和園昆明湖西面再挖掘一個湖,形成兩湖夾一堤的地形。並在堤上仿照他喜愛的蘇堤六橋的意境,也修建六座橋樑,形成了優美的“六橋煙柳”,景色絲毫不亞於杭州西湖的蘇堤。六座橋的名字由北往南依次是界湖橋、豳風橋、玉帶橋、鏡橋、練橋和柳橋。其中最美的要數玉帶橋。

在柳橋和練橋之間有一棟古樓,名爲“景明樓”,這個名字來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中的名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在那裏,可以很好的欣賞頤和園的湖光山色。

10、玉瀾堂

沿着湖邊,繼續北行就進入了帝后生活區。在這裏,我們首先看到的是玉瀾堂。玉瀾堂是當年光緒皇帝的寢宮。玉瀾堂東間是他的書房,後邊是他的臥房。

據說玉瀾堂在光緒做寢宮之前,乾隆皇帝他們也在這個地方小住過。不過乾

聲音遊記,隨時隨地的導遊講解

隆一般還是回圓明園住,他只是在這兒讀書、處理政務,有時候也在這兒上朝。當年在玉瀾堂裏,光緒皇帝接見了康有爲、翁同和這些當年的維新改良派,可是自從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帝就被關在這裏,過上了囚徒般的日子。

玉瀾堂的東配殿叫霞芬室,皇帝沒被囚禁以前需要到仁壽殿上朝,每回都是提前到這兒穿戴整齊等着。當百官到齊時,皇帝從這兒上去最方便,迎着朝霞去上朝,霞芬室之名由此而得。

11、宜芸館

玉瀾堂的後面是宜芸館,這兒本是玉瀾堂的附屬建築。館名來自一種叫做“芸”的香草,古人一般在書房中用來它來驅蟲防蛀,就相當於咱們現在的“衛生球”。“宜芸”二字合起來就是易於藏書的意思。以前是乾隆帝的書房,到了光緒年間,這裏才成了光緒的皇后——隆裕的臥室。

12、永壽齋

出宜芸館往西有一處院子,名叫永壽齋。這裏是大太監李蓮英的住處。仔細觀察了一下永壽齋的正房,發現這裏比光緒皇帝居住的玉瀾堂還要寬敞。按清朝的制度,太監的地位很低,應該是沒有資格住正房的,由此可見李蓮英非同一般的地位了。

13、樂壽堂

李蓮英時刻要照顧慈禧的起居飲食,所以呢,他的住所就在慈禧寢宮的旁邊。從永壽齋出來,就是慈禧寢宮——樂壽堂了。

樂壽堂取自《論語》“知者樂、仁者壽”之意,透過名字也可以看出,這兒也挺適合養老的。

中國古代是沒有電的。據說樂壽堂就是中國首個安裝電燈的地方,而慈禧太后是第一個使用電燈的人。殿內懸掛的五彩玻璃吊燈就是1903年從德國進口的。

樂壽堂內的陳設保持着原狀,正廳是慈禧日常起居活動之地。廳中設有寶座、御案、掌扇、玻璃屏風,青花大瓷盤等。憑着這些陳設,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慈禧當年生活的情景。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13

尊敬的各位遊客,在家好,我叫尋慧。今天就由我來給在家解說頤和園的風景,注意要跟緊哦,不然就會跟丟的。

請大家隨着我走。現在,我手指的這個是著名的長廊,這長廊可不一般。 它全長七百多米,分成273間。大家可以看到,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許多五彩的圖畫,畫得各式各樣,有人、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哪兩幅是相同的。 難怪被稱爲“世界第一廊。”

這就是碧波盪漾的昆明湖,大家向前看,這片湖靜得像一面鏡子。遊船經常從這裏經過,大家可以聽到在昆明湖上游客的歡歌笑語。

在昆明湖的上面,就是聞名遐邇的萬壽山,站在這裏看,整個頤和園真可謂是無比壯觀。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屋建築立在半山腰,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鬱鬱蔥蔥的樹叢掩映着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硃紅的宮牆。這就是古香古色的佛香閣。

大家快隨着無看看這座美麗的石橋吧!這座橋有17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姿態不一的小獅子。

大家聽了我的介紹,也心動了吧!那就親自到頤和園看看吧!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14

親愛的遊客們,大家好。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叫王心雨,是頤和園旅行社的導遊,我將和大家度過一段精彩的旅程,謝謝大家給我機會,我一定會努力給大家服務,讓大家在頤和園玩得愉快。請大家多多關照。

下面我先介紹一下頤和園。頤和園在首都北京,裏面有很多景物,比如長廊、萬壽山、昆明湖等景點。下面我先介紹長廊吧!

長廊的特點就是美和長,總共有700多米,分成273間,而且每一間的牆上都畫着五彩畫。上面的人物、花草、風景各有特點,幾千幅畫裏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遊客們,你們發現了嗎?站在長廊上,享受着從昆明上吹來的清風,人們頓時神清氣爽。你,感受到了嗎?

遊客們,我們已經遊覽了長廊,前面就是萬壽山了。站在萬壽山上,頤和園的景色我們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茂盛的樹叢裏,我們可以看見紅的、綠的琉璃瓦在屋頂上閃閃發光,也可以看見硃紅的牆壁。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你們看,我說得對嗎?

遊客們,我們又遊覽完了一個地方,下面我們開始遊覽昆明湖吧!昆明湖圍着長長的堤岸,堤上還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湖中心有個小島,只要你們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到小島上玩,小島上非常好玩哦。

遊客們,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希望下次你還能到頤和園來玩。

關於頤和園的導遊詞15

各位遊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北京頤和園,我很高興能和你們一起遊覽頤和園,希望各位能在頤和園裏留下一段美好的記憶。

頤和園是清代皇家的園林和行宮,已經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請大家遊覽時保護它的環境。

我們首先來到的是頤和園最有名的長廊。看,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杆,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共分爲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14000餘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這些畫色彩鮮明,富麗堂皇。這條長廊的長度和豐富的彩畫在1990年就被收錄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

現在我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大家擡頭看,那座聳立在半山腰的八角寶塔形的,房頂是閃閃發光的黃色琉璃瓦的三層建築就是佛香閣。下面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我們現在已經登上萬壽山了,這裏欣賞頤和園全景是最佳的位置。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下面我們就去昆明湖邊仔細欣賞。

看,昆明湖多大,它周圍的堤岸更長。看見湖中心的小島了嗎?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上小島上游玩。這座橋叫十七孔橋,因爲它有十七個橋洞。橋欄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雕刻着小獅子,這些小獅子神態各異,沒有哪兩隻是相同的。

頤和園到處都有美麗的景色,我也說不盡,剩下的時間請你們自己慢慢地遊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