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旅遊>導遊詞>

北京天壇公園的導遊詞

學問君 人氣:1.05W

作爲一位出色的導遊人員,編寫導遊詞是必不可少的,導遊詞是我們引導遊覽時使用的講解詞。那麼應當如何寫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京天壇公園的導遊詞,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北京天壇公園的導遊詞

北京天壇公園的導遊詞1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場所,位於正陽門外東側。壇域北呈圓形,南爲方形,寓意“天圓地方”。四周環築壇牆兩道,把全壇分爲內壇、外壇兩部分,總面積273公頃,主要建築集中於內壇。

內壇以牆分爲南北兩部。北爲“祈谷壇”,用於春季祈禱豐年,中心建築是祈年殿。南爲“圜丘壇”,專門用於“冬至”日祭天,中心建築是一巨大的圓形石臺,名“圜丘“。兩壇之間以一長360米,高出地面的甬道——丹陛橋相連,共同形成一條南北長1200米的天壇建築軸線,兩側爲大面積古柏林。

西天門內南側建有“齋宮”,是祀前皇帝齋戒的居所。西部外壇設有“神樂署”,掌管祭祀樂舞的教習和演奏。壇內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齋宮、無樑殿、長廊、雙環萬壽亭等,還有迴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勝古蹟。

天壇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又經明嘉靖、清乾隆等朝增建、改建,建築宏偉壯麗,環境莊嚴肅穆。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對天壇的文物古蹟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保護和維修。歷盡滄桑的天壇以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宏偉的建築風格,成爲東方古老文明的寫照。

天壇集明、清建築技藝之大成,是中國古建珍品,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羣。1961年,國務院公佈天壇爲“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爲“世界文化遺產”。

北京天壇公園的導遊詞2

天壇位於北京市崇文區在永定門內大街路東。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場所,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以後經過不斷的改擴建,至清乾隆年間最終建成。天壇佔地達273萬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祈年殿、圜丘、皇穹宇、齋宮、神樂署、犧牲所等。1918年闢爲公園。

天壇分爲內、外兩壇,內壇由圜丘、祈谷壇兩部分組成,內壇北部是祈谷壇,內壇南部是圜丘壇,一條360米長的丹陛橋連綴兩壇,兩壇的主要建築就集中在丹陛橋兩端,丹陛橋南端有圜丘、皇穹宇,北端有祈年殿、皇乾殿。丹陛橋也稱海攫大道,是一條巨大的磚砌高臺商道,也是天壇建築的主軸線。在丹陛橋的東側建有與天壇祭祀功能相適應的附屬建築:宰牲亭、神廚、神庫等。丹陛橋西側有齋宮,齋宮是舉行祭天大典前皇帝進行齋戒的場所。外壇爲林區,廣植樹木,外壇的西南部有神樂署,是明清時期演習祭祀禮樂及培訓祭祀樂舞生的場所。

從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北京天地壇初建成時開始,天壇作爲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專用祭壇的歷史一直延續了490餘年,1911年爆發的辛亥革命結束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帝制,也結束了貫穿中國歷史達五千年的祭祀史,專用於爲皇帝祭祀服務的天壇從此"任人遊覽",1918年民國政府將天壇闢爲公園,實行售票開放。1951年北京市政府組建了天壇管理處,1957年天壇被列入北京市第一批古建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京天壇公園的導遊詞3

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天、求雨和祈禱豐年的專用祭壇,是全國最著名的古建築之一。壇域北呈圓形,南爲方形,寓意“天圓地方”,整個天壇分爲內壇、外壇兩部分,祈年殿、迴音壁等耳熟能詳的建築都位於內壇。

內壇以宮牆分爲南北兩部分,北部爲“祈谷壇”,是皇帝在春季舉行祈谷大典的場所,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主要建築有祈年殿、皇乾殿、東西配殿、祈年門、神廚、宰牲亭、七十二長廊等。南部爲“圜丘壇”,是一座露天的三層圓形石壇,爲皇帝冬至日祭天的地方,主要建築有圜丘壇、皇穹宇及配殿、神廚、三庫及宰牲亭等。連接兩壇的是一條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磚石臺,稱爲“神道”,又稱“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橋”,寓意着上天庭要經過的漫長道路。

遊玩天壇,除了觀賞各殿堂的精巧建築、追尋古代帝王祭天的宏大場面外,迴音壁、三音石等奇巧的設計也一樣令人慨嘆古人的智慧。在皇穹宇殿前到大門中間的石板路上,由北向南的三塊石板叫做三音石。在皇穹宇門窗關閉而且附近沒有障礙的情況下,站立於第一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迴音一聲;於第二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迴音兩聲;於第三塊石板上擊掌,可聽到迴音三聲。

單純的參觀,可能對古代帝王祭天儀式總是沒有具體的概念。不要緊,設在祈年殿西配殿的祭天禮儀館裏詳細介紹了中國祭天禮儀的演變過程,重點展示了清代祭天大典的禮儀情況,包括各種祭天禮器和祭天程序等,其中《清乾隆十三年大駕鹵簿圖》第一次展現了中國皇家最高儀仗的風貌,尤爲精彩不可錯過。而設在祈年殿東配殿的祭天樂舞館則以編鐘、編磬等清代中和韶樂的樂器實物,結合文字和圖片,全面介紹了中和韶樂的歷史沿革、樂舞制度、管理機構及祈谷大典時的演樂場面,使遊人對祭天樂舞有直觀和全面的瞭解。

北京天壇公園的導遊詞4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天壇公園,很榮幸認識大家,更榮幸爲大家導遊。我代表**旅行社對大家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我叫郭玉萍,希望我們大家都能成爲朋友,在遊覽期間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或是我們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夠的請大家直接和我們提出來,我們將盡力而爲,希望我們大家都能有一次美好的'遊覽經歷。今天我們的路線安排是自南向北走,沿着南北軸線依次是圜丘,皇穹宇,祈年殿等。然後由東門出去。

現在我先簡單給大家介紹一下天壇。

天壇,位於北京城區的東南部,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祈谷的聖地,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大的祭天建築羣,建於明朝永樂四年至十八年(1406~1420),與紫禁城(故宮)同時興建。耗時14年,距今已有580多年曆史。其佔地273公頃,比故宮大3.7倍,略小於頤和園。天壇是通稱,它實際有兩個壇組成,南爲圜丘壇,北爲祈谷壇。歷代封建皇帝對祭天活動都極爲重視,每年要兩次親臨天壇祭天。第一次是在農曆正月十五日,至祈年殿舉行祈谷禮,第二次是在冬至,至圜丘壇稟告五穀業已豐收,感謝天帝的保佑之恩。

現在我們面前的這扇門是北天門,沿着這裏進去就是著名的圜丘壇了。

此刻在我們眼前的是圜丘壇,俗稱祭天台,它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清乾隆十四年(1749)擴建,是一座四周由白石雕欄圍護的三層石造圓臺,通高五米,明、清兩代,每年冬至日皇帝親臨的祭天禮儀,就在此壇舉行。圜丘壇在建築形式上,有着許多神奇有趣的說法。各項建築材料的數學計算均極其精確,其中包含"九"的含義與運用深爲中外廣大遊人所讚歎與稱奇。

圜丘壇共分三層,每層四面各有臺階九級。各層鋪設的扇面形石板,是九或九的倍數。最上層的中心是一塊圓形大理石(稱作天心石或太極石),是遊人最感興趣的又一奇妙之處。從中心石向外,第一環爲9塊,第二環18塊,到第九環81塊;中層從第十環的90塊至十八環的162塊;下層從十九環的171塊至二十七環的243塊,三層共378個"九",爲3402塊。同時,上層直徑爲9丈(取一九),中層直徑爲十五丈(取三五),下層直徑爲21丈(取三七),合起來45丈,不但是九的倍數,而且還有"九五"之尊的含義。爲什麼要用九或九的倍數來設計建造祭壇呢?原因是:一、據神話傳說,皇天上帝是住在九重天裏,用九或九的倍數來象徵九重天,以表示天體的至高與至大。二、在我國古代把單數(奇數)看作陽數,而將雙數(偶數)視爲陰數。天爲陽、地爲陰。天壇是用來祭天的,只能用陽數進行建築。而"九"又被視爲"極陽數",這是最吉祥的數字。現在我們再到這上面來看看這塊天心石,當你站在圓心石上輕聲說話時,自己聽起來聲音很宏大,有共鳴性迴音之感。但站在第二、三環以外的人,則無此種感覺。爲什麼呢?相信大家懂得這是一種聲學現象:由於壇面十分光潔平滑,聲波傳到周圍等距離的石欄圍板後,能夠迅速地被反射回來。說話者根本無法分清它的原音和迴音,所以站在圓心石的人聽起來,其共鳴性迴音就格外響亮。封建統治者則把這種聲學現象說成是"上天垂象",是天下萬民對於朝廷的無限歸心與一致響應。大家不妨站到上面去親身體驗一下。

好,現在我們繼續往前走,這座殿宇就是皇穹宇,它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殿高19米,底部直徑15.6米。磚木結構,整個殿宇用八根檐柱支撐,頂無橫樑,由衆多斗拱層層上疊,天花板層層收縮,組成美麗的穹窿圓頂式的藻井。殿內正中的石臺寶座,是放置皇天上帝神牌的地方;寶座前左右的石臺,是放置皇帝歷代祖先牌位之處。殿外的東西配殿,爲供奉日月星辰和雲雨風雷諸神牌位之所。進到這裏後不知道大家有沒注意我們周圍的這圈圍牆?這就是頗負盛名的迴音壁。圍牆周長193.2米,直徑61.5米,牆高3.72米,厚0.9米。它的奇特之處並不是在它的外觀上,而是在於同剛纔的天心石相似的聲學現象。如果兩個人分別站在院內東西配殿後的牆下,均面部朝北對牆低聲說話,可像打電話一樣互相對話,極其奇妙有趣,這就是迴音壁得名的由來。大家有興趣的就去試試吧。

我們現在從皇穹宇的西面出來,在這裏有一株古柏,名爲九龍柏,是國家著名的古樹之一,樹幹扭結糾屈,宛如九條盤旋而上的蟠龍,故此得名。大家看上面掛着的紅色的標誌牌,這種標牌的顏色其實也是有講究的,標誌紅牌表示一級古樹,標誌綠牌表示二級古樹(100以上國內外稀有的或是具有歷史意義和紀念意義及重要科研價值的樹木),據傳這棵古柏生長於建壇之前,已有近千年歷史,所以掛紅牌來展現它的價值。

我們現在腳下的路叫做丹陛橋,這明明是一條筆直坦蕩的大道,爲何又稱"橋"呢?因爲在道路下闢有一個券洞,與上面的大道正好形成立體交叉,故稱爲橋。這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石砌臺基大道。丹陛橋爲天壇內壇的主軸線,起着連接南端圜丘壇和北端祈谷壇兩組建築物的重要作用。橋面中心線的石板道叫"神道",神道左右兩側的條石道,分別叫"御道"和"王道"。天帝神靈走"神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沿着丹陛橋繼續向北走,現在在我們左邊的是具服臺,它位設於丹陛橋北段東側,爲一座凸字形平臺。這是皇帝前往祈年殿行祀谷禮時,更換冕服(祭服)的地方。

現在我們眼前的便是祈年殿和祈谷壇,這裏是明清兩代皇帝孟春祈谷的聖地。祈年殿採用上屋下壇的構造形式,三重檐逐層向上收束,作傘狀,祈年殿俗稱無樑殿,整座建築不用大梁長檁及鐵釘,完全依靠二十八根擎天柱及衆多的枋、木兌、桷、閂支撐和榫接起來。該殿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呈長方形。明嘉靖九年(1530),改成三重檐圓殿,並自上而下依次覆蓋青、黃、綠的三色瓦,改名大享殿。清乾隆十七年(175年)改爲今名,同時一律改爲覆蓋深藍色琉璃瓦,以象徵藍天。光緒十五年(1889),該殿毀於雷火,次年又按原樣重建。陳列於殿前的青銅大鼎爐,均是幾百年前的文物。殿內柱子的數目,據說是按天象設立的。裏層的四根鎏金通天柱,叫"龍井柱",柱高18.5米,底部直徑1.2米,兩人也難合抱,象徵春夏秋冬四季。中層的12根硃紅金柱,象徵一年12個月。外層的12根檐柱,象徵一天的12個時辰。中層12根金柱和外層12根檐柱相加爲24根,象徵一年中的24個節氣。金柱、檐柱和龍井柱相加爲28根,象徵周天28星宿。再加大殿寶頂藻井周圍的8根童柱,共計36根,象徵36天罡。寶頂中心的雷公柱,則象徵着天帝的"一統天下"。

下面我們看到的是皇乾殿,原是平時放置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先牌位的地方,又有祈谷壇寢宮之稱。後來,祭祀儀式中所使用的旌旗、儀仗、樂器等物亦存放於此。內藏不少祭祀文物,現按原樣陳列,並塑有清代皇帝的祭天蠟像,常年供遊人觀覽。

現在在我們左手邊的是七星石位於長廊東南側的曠地中,共有七大一小石塊。但爲何稱作"七星石"呢?據傳說,明永樂帝遷都北京時,想修建一座祭天地的壇廟建築,但難找到合適的地方。這時,有一晚他夢見天上北斗七星落地於此,謂之天遂人意,爲其解了不決之難,從而降旨於此地建造祭壇。據資料記載,七星石爲明代嘉靖九年,經人工雕鑿後而置於此處的。嘉靖皇帝十分迷信道教,道士對他說,祈年殿東南方太爲空曠,這對他的皇位、壽命不利。於是便設七星石在此,以鎮壓風水。在七星石東北隅還有一塊小石頭,據說這是清朝統治者爲了紀念他們的祖先功德而增置的。其設於七星石的東北方向,用以表示不忘本源之意。

這裏是天壇的東門,關於天壇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裏,我爲大家在這次遊覽給予的配合表示感謝,謝謝大家,若是在遊覽中我有什麼做得不夠的請大家見諒。希望大家接下來旅途愉快,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