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辦事指南>檔案管理>

畢業了檔案別忘“安家”

學問君 人氣:1.68W

眼下,高校畢業生即將離校畢業。在忙於找工作的同時,不少人忽略了自己的人事檔案;有的在找到工作後就把檔案拋之腦後,甚至畢業多年後都不知道自己的檔案在哪裏。殊不知,這樣很有可能對自己今後的工作帶來不利影響。

畢業了檔案別忘“安家”

人事檔案究竟有何作用,該如何保管呢?記者採訪了市人力資源交流中心。

檔案究竟有什麼作用呢?簡單來說,遇到轉正定級、考覈晉升、評定職稱、轉入體制內就業等問題時,檔案是最有力的證據;換工作後由於沒有檔案,在原單位的工齡就不能計算進來,雖然現在有的單位可以補辦新檔案,但以前的經歷、評價、身份等歷史將不復存在,勢必會造成一定損失;另外,在個人辦理養老保險、繼續深造(如出國、考研)、考公務員等事關個人切身利益的問題時,都要用到檔案。

按國家政策規定,大中專畢業生畢業(以報到證人事部門簽署日期爲準)一年後,即可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委託的人才交流機構批准轉正定級;本科畢業生畢業工作一年(以報到日期計)、大中專畢業生畢業工作滿三年可申請到初級職稱,由所在單位人事部門或委託的人才交流機構負責辦理。也就是說,如果沒有檔案,這些就無從談起。

人事檔案雖然重要,但不能一直放在自己手裏。記者瞭解到,目前對於畢業未就業的'大學生的檔案,一般有三種方法管理:

一、把檔案轉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級市的人事局接收。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準備在生源地範圍內就業的畢業生和暫時不想就業的畢業生。其優點是在生源地就業後辦理手續簡單方便,而缺點則是兩年內如離開生源地就業,需重新辦理改派手續。

二、把檔案留在學校。2002年國家下發檔案,允許畢業時尚未落實單位的畢業生戶口、檔案留校兩年。待落實工作單位後,將戶籍和檔案遷至工作單位所在地,申請檔案留校超過兩年仍未落實工作的,學校將其檔案和戶口遷回生源地,學校不再爲其發放就業報到證。這種方式適合有就業願望但尚未就業的畢業生,其優點是學校誠信度較高,代爲保管戶口關係和檔案不收取額外費用。其缺點是畢業生檔案留校只是延長了擇業期,與學校沒有人事隸屬關係,涉及人事關係的證明都不能出具。

三、把檔案轉至就業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這種方式比較適合準備考研、創業、靈活就業的畢業生,其優點是易於畢業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但其缺點則是由於畢業生與指導中心交流相對少,容易造成資訊不暢。

“只有管理好人事檔案,才能保證自己的切身利益。”市人力資源交流中心工作人員建議:畢業生在求職時要先問清楚單位是否或如何接收人事檔案;進入新單位時,要催促單位辦理用工手續和簽訂勞動合同,並及時將招工錄用材料和勞動合同交給檔案管理部門;在離職時,記得將離職證明(解除合同證明)等歸檔,並將人事檔案轉到新的單位。

此外,從2011年起,爲了方便更多的畢業未就業的大學生,市人才交流中心將免費保管其檔案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