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申論提練答案的四個高分方法

學問君 人氣:8.25K
      申論各題的答案要點都應該從材料中經過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而得出。那麼,具體應該採取哪些方法從材料中提練出答案要點呢?有四個基本的方法。

       1.概括段落大意。上面已經講過,第一題概括主旨題的答案,只是需要對材料進行概括段落大意,然後對概括出的各段的段落大意進行加工就可以得出答案(具體做法請看下一節概括主旨題部分的講解)。而在做其他題目時,其答案要點也可能需要採用這個方法獲得。因爲有時候材料用了一整段講了一個具體的案例,考生必須對整段進行總結才能得出一個答案要點。這一點和第一道大題概括組織題,有點相近。例如2007年國考申論,最後要求以“命脈”爲題寫一篇關於土地的文章。那麼,爲什麼說土地是命脈呢?或者說,土地是什麼命脈呢?閱讀最後一個材料段,你就會得出一個結論:

申論提練答案的四個高分方法

        在許多國家或者說在全球範圍內,如何有效地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對千千萬萬人民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問題。更大數目的下代人正處在更危險的境地,即目前的生產方式正在毀壞將來農業賴以生存的土地資源。爲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全球的農業生產必須大幅度地增長,而對具體的每一地方來說,當務之急是保護農業生產的基礎——土地資源。因爲,全球所有類型的食物的98%是在陸地上生產的,海洋和陸地水域的產量不到2%。植物產品構成了人類膳食的92%,佔全世界膳食供給量的8%的動物產品也間接地來自於生長在陸地上的植物。也就是說,要保持農業產品或農業生產的持續增長,必須保持土地利用的持續性,防止資源退化和不斷提高土地質量或生成潛力。土地利用方式和農業生產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土地退化過程,也決定着土地利用的持續性。農業生產是一個開放系統,受到各種各樣的自然環境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將集約農業方式轉移到貧窮的農民所居住的邊際和近邊際地區,經常導致土地退化和生態破壞。因此,不能無限制地開發利用土地,有些土地必須保護起來。

        對這個材料段進行分析,即可以得出,土地是人類的命脈。因爲人類要生存,就要依靠農業生產提供的食物,而農業生產必須以土地爲基礎。(整篇材料還涉及了土地是農民的命脈,土地是經濟的命脈等觀點)

        2.由具體的點到要點。由於材料選取的都是具體的案例,而我們回答問題時,不能說某個具體的例子,而要把它總結到一般的原則上來,因此由具體的點到要點,就成爲了我們獲取答案常用的套路之一。例如2007年國家申論考題,材料中分別列舉了增加土地供應的一些案例,如河南省開展“空心村”整治,首鋼礦業公司對尾礦庫進行復墾。那麼我們在總結材料作答時,絕對不能簡單的說河南省整治“空心村”,首鋼公司對尾礦庫進行復墾,而要把它們上升爲一個普遍的結論:整治“空心村”和對廢棄地進行復墾,增加土地供應量。

        3.直接引用材料。有的時候,材料中也會直接給出所需要的答案要點,我們可以從材料中把這些要點直接引用過來,作爲答案要點。例如2006年國考申論,最後一道題,論我國政府如何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就可以把D部長所說的那些要點直接引用過來。因爲D部長已經直接明白地講了我國政府如何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

        4.意義轉化。意義轉化是我們日常生活和政治場合運用非常普遍的一招,在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科目中也是極其重要的獲得答案的方式之一。中國人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說話做事都講求不傷及雙方的'面子,因此有很多意思都不直接說出來,而是採用一些比較婉轉的方式來表答。比如說一個人很胖,絕對不會說他長得跟肥豬一樣肉多,即使那是真實的情況。而只會說“你長得真健康啊!”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大量地使用這樣的招術,否則自己說話就會讓別人難堪,下不來臺。另一方面,如果聽不出來別人話語中所隱含的潛臺詞,那也就不會適應這個社會的遊戲規則。不僅在日常生活中,就是在政治場合中,不管是國內或是國際政治場合,正確分析和理解表面語言和表面行爲後面的潛臺詞也是必備的能力。1996年美國轟炸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美國向我國支付了賠償費用,但雙方遲遲不能發表聯合公報。因爲美國人只承認他們所給的錢是補償費,而我們認爲是賠償費。美國堅持是補償,就表明他們是誤炸,就沒有錯;而我們認爲他們是故意炸的,所以就必須給我們賠償。如果你不懂這個遊戲規則,而簽訂了這個協議,那麼就會被十三億中國人罵做賣國賊。如果領導找你談話,要你幹工作時細緻一些,那你就應檢討一下在什麼地方粗心大意了。如果缺乏這種意義轉化的能力,你將不能很好地勝任行政事務,可以說這是一個行政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的工作能力之一。因此,申論考查了這種能力,這成了我們獲取答案要點的一個重要方法。

        有考生問我,在從材料中整理出要點之後,他對該問題準備了極充分的背景知識或本身是研究這個專業的,當時有了靈感,還有其他更絕妙的觀點,能否寫到試卷上?可以,前提是材料的內容必須先寫完全,然後再補充你自己的觀點。如果放棄材料的觀點不用,而只寫材料以外的、你自己的專有的觀點,就會跑題!

        從材料中提取答案要點的能力,直接決定了考生是否能順利透過申論考試,但是很多考生在這方面缺乏足夠的能力,因此我們結合2003年國家考題詳細講述一下這些方法。2003年的第一題要求對給定資料進行分析,從政府職能部門制定政策的角度,就如何“減少事故,保障安全”提出對策建議,那麼如何減少事故,保障安全呢?

        從材料中可以分析出答案要點來。例如材料B中的第一個材料,講述了江西省萬載縣發生的煙花爆竹廠爆炸事故。事後調查認定是潘小華在敲裝藥筒時用力過猛引起了這起爆炸,我們對這個原因進行分析,潘小華爲什麼會用力過猛呢?他可能不知道要用多大的力,也可能知道要用多大的力,操作的時候,沒有按照規程去做,那麼我們就應該對員工進行安全技術的培訓,要他們知道安全技術規程,並嚴格執行安全技術規程。材料1還接着寫道,記者去採訪時,拉記者的那名三輪車車主,很不以爲然地說道:“在我們這裏,花炮廠爆炸死幾個人早已不是什麼新聞了,值得你們從那麼遠專門趕來嗎?”那我們馬上能夠想到這個三輪車車主的安全意識很淡漠,並立即可以上升到一個普遍的要點,羣衆的安全意識淡漠,那麼相應的對策是,加強安全意識的教育,提高羣衆的安全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