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49歲創業19年打拼成億萬富翁

學問君 人氣:2.22W

在年輕人打拼聚集地——電子科大西區科技園,68歲的廖邦富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他也是他們中的一員。

49歲創業19年打拼成億萬富翁

49歲纔開始創業,廖邦富一直至於醫療衛生系統管理軟件的創新研發、推廣。19年堅持,今年,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迎來鉅變。公司被一家上市公司收購,而他也躋身億萬富翁之列。

“公司的長足發展,離不開園區的支援與幫助。”廖邦富感慨地說。

不惑之年辭職創業

與他同時代、同齡人創業項目不同,廖邦富一開始便將目光放在了計算機網絡資訊化管理上。這在90年代,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甚至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詞彙。

在綿陽江油長城特殊鋼公司職工醫院上班時,廖邦富開始嘗試着開發醫院計算機管理軟件。當時,國內已有軟件公司開發出了一些醫院計算機軟件,但由於研發者缺乏醫學和醫院管理的專業知識,很多醫院和醫生感到不好用。

“我當時對‘網絡就是計算機’這句話印象非常之深。”受此影響,1993年,他開始研發醫院管理網絡化計算機軟件,並獲得成功,軟件還曾被評爲1996年四川省優秀軟件一等獎。

藉此東風,49歲的廖邦富經醫院同意,註冊成立了“四川銀星科技有限公司”,由他承包經營,但到了1996年7月,醫院撤消銀星公司,撤回公司人員

“當時我剛成爲醫院最年輕的副主任醫師,去或留是個艱難的選擇。”廖邦富說,當時,公司的軟件已推廣到省內外的'多家醫院,出於對公司軟件用戶負責的態度,他最終選擇放棄穩定工作,隻身到成都,開始了創業之路。

背靠高校長足創新發展

“最開始在一個居民小區頭租了一間房子,又當辦公室,又當寢室,呆了三年。” 說是寢室,實際上連牀也沒有,廖邦富在辦公室整整睡了三年的地鋪。當時很多老友勸他,“都年過半百了何必把自己整得那麼累嘛”,但他捨不得自己的“孩子”。

軟件的推廣,售後服務非常重要,對用戶提出的問題,必須迅速解決,只要用戶一個電話,無論是颳風下雨,還是夜半三更,他都要迅速趕去,爲用戶排憂解難。用了差不多13年時間,終於開啟市場,企業有了些起色,但一直徘徊不前。

2009年,已經62歲的廖邦富看到了自己企業發展的春天,新醫改要求醫院加強數字化管理。然而,發展迅猛的數字資訊技術,讓他感覺有些力不從心。在一次創新論壇上,廖邦富結緣電子科大科技園,並拿出企業25%的股份作爲合作的誠意,成爲校企合作公司,並改名爲“成電醫星數字健康軟件有限公司”。電子科大爲企業注入強勁的智力支援,共同研發出許多前沿實用的軟件,在同行業內佔據先機。

“若不是背靠電子科大這棵大樹,企業發展不可能這麼快。”廖邦富介紹,雙方合作後的第二年,企業產值便翻了一番,到2012年產值突破3000萬,2013年突破1億。5年的時間,企業從年產值500萬發展到突破一個億,這在攜手電子科技大學之前是他不敢想象的。

孵化器里加速蛻變

在公司壯大後,廖邦富更加不願離開這個西區科技園這個“孵化器”。

這個佔地只有61畝的小園區內,彙集着100多家大大小小的企業,年產值達到10億元左右,畝均產出高達160多萬,創新驅動力量可見一斑。從這個園區裏走出過“華爲賽門鐵克”這樣的年產值幾十億元的企業。

“我們對入駐的企業或者項目標準比較高,一旦入駐後給予多方面的幫助、支援。”電子科大西區科技園副總經理徐楓介紹,園區對入駐的企業除了提供財稅、金融、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專業諮詢外,還會組織與政府、市場及企業項目對接等。

從去年開始,園區爲“成電醫星”的併購進行全程輔助。今年1月,“成電醫星”被一家上市公司以4.77億元的價格收購,圓了上市夢。

“我只要還扭得動,就會繼續幹下去。”已經68歲的廖邦富依然每天準時出現在園區,出現在公司。選擇透過這種方式進入資本市場,廖邦富說實際上自己已經不像當初需要拼命賺錢,只希望透過資本的力量促使自己的“孩子”走得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