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夫妻返鄉創業

學問君 人氣:1.58W

夫妻返鄉創業1

夫妻返鄉創業

婺源縣紫陽鎮王家墩村委會豐田村的潘金開、俞仙英夫婦養殖番鴨致富,年收入達4萬元,在當地成了一件鮮新事。

40歲上下的潘金開、俞仙英夫婦倆,原來都在與婺源相鄰的德興市新崗山一帶從事養魚、養番鴨行業,在外12年,除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外,自身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特別是在養殖番鴨方面,番鴨產供銷上有了自己固定的網絡。今年春上,潘金開與妻子打道回鄉,利用掌握的技術及本地資源優勢,共投入15萬元
,創辦了自己的番鴨養殖基地,一批批地從浙江蕭山引進番鴨苗進行養殖。

番鴨具有體型大、生長迅速、耐粗飼、易肥育、肉質鮮美等特點。據老潘介紹說:“一隻番鴨養到5-6市斤便可出售了,批發價每市斤4-6元不等。”他已經向外地成功銷售了3批次,現在這批有2500只,主要是銷往德興新崗山、銅礦、景德鎮周邊縣市,另有一些銷到了浙江,目前全部投資成本已收回,淨賺2萬餘元,還可以養一批。明年開始一切順利的話,純收入4萬元不成問題。

番鴨肉質鮮美,烤熟後許多人都愛吃,但婺源市場還是沒開啟,潘金開接着說。但他堅信過不了多久,婺源居民和廣大來婺源旅遊的遊客一定能喜愛上這道美食,那樣就會帶動番鴨養殖行業的發展和壯大,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夫妻返鄉創業2

2月8日,安徽省廬江縣金牛鎮古城社區的夏雲潮夫婦,看着自己大棚裏一盆盆肉嘟嘟、萌噠噠的多肉植物愛不釋手。夫妻倆個打心眼裏慶幸,他們頂住了暴雪、戰勝了冰凍嚴寒,8個大棚、20萬株多肉植物保住了。大棚裏,200多種各式各樣、色彩斑斕的多肉植物。紅手指、生石花、白熊羣生、雪蓮、大玉蝶……五彩紛呈,讓人目不暇接。

夏雲潮和妻子陸立芝迷戀嬌俏可人的多肉植物多年,是名副其實的“多肉達人”。夫妻二人把多肉植物引進家鄉廬江的創業之路要追溯到20xx年,在江蘇泰州,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和妻子陸立芝接觸到多肉植物,當下就一見傾心。透過認真調研,20xx年,他們在泰州建立了第一個多肉大棚。20xx年,夏雲潮辭去大城市的穩定工作,妻子也放棄了幼教工作,追隨丈夫一起回到了老家金牛鎮創業,變成了城裏同學眼中的農民。

兩個大學生農民的創業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購買多肉植物母本、建立培植基地等需要大量資金投入。正當他們爲缺乏創業資金苦惱時,廬江縣一家銀行開展“家家到”走訪活動時瞭解到這一情況,立刻上門對接,透過實地調研爲他們爭取了下崗再就業貸款8萬元。利用自有資金和這筆貸款,他們在當地流轉了7.5畝沙地作爲第一批創業基地,同時註冊了合肥市錦韻多肉植物種植有限公司,建起了8個培植大棚。

剛開始,當地人不接受多肉植物,購買的非常少,用陸立芝的話說就是“送給他們也不願意養的。”於是夫妻倆把銷售方向瞄準網絡。網絡銷售的發展勢頭非常好,大棚建成兩年多的時間裏,吸引了全國各地30多萬顧客購買,20xx年的銷售額就超過百萬。天有不測風雲,人有禍福旦夕,20xx年7月,百年不遇的暴風雨引發洪災讓他們遭受重創。洪水淹沒了他們的8個大棚,大棚裏的所有多肉植物全軍覆沒,造成經濟損失115萬元。“

洪水來得太突然了,我們根本來不及搬走大棚裏的任何東西。”夏雲潮回憶。“不能放棄。”這是他們夫妻二人當時最大的念頭。爲了維持銷售渠道,保住客戶,他們向朋友親戚借錢,以最快的速度恢復生產。同時又找了一塊麪積12畝的新地方,建設多肉基地。“幸虧下半年的銷量不錯,彌補了一些損失。經過四年的辛勤培植和運作,夫妻倆的錦韻多肉植物園如今吸引了不少“多肉玩家”,訂單已經排到年後,多肉植物供不應求。

目前,夏雲潮夫婦的多肉公司佔地面積20多畝,有8個大棚加1個1400平方米的聯動溫室大棚,有近200個品種、20萬棵多肉植物,總投資120多萬元。夏雲潮告訴我們,比起在大城市打拼的同學,他們是農民,每天勞作在悶熱潮溼的大棚裏。但如今他們的收入超過城裏工作同學10倍之多,且每天和多肉爲伴,閒暇時給鄉親們傳授種植技術,幫助他們改變貧困面貌,他覺得,農村纔是他們夫妻實現人生價值的地方。

夫妻返鄉創業3

“你看看俺這一圈圈膘肥體壯的山羊,就是俺的致富‘金元寶’,每天看着它們悠閒地吃草,別提心裏多舒服啦!”11月16日,商丘市梁園區水池鋪鄉劉李莊的養羊大戶王濤高興地說。目前,王濤的養羊場佔地1200多平方米,山羊、綿羊存欄8000只,他每年自宰自銷羊肉純收入突破50萬元。

王濤今年41歲,20xx年春季,一直在廣東、深圳等地打工的他回到家鄉,和妻子用打工掙來的60萬元在自家廢棄地裏建起一個大型標準化養羊場,同時買回來母杜波山羊123只和59只小尾寒羊。從此夫妻倆早起晚睡在飼養場裏忙碌,在他們的精心管理下,第二年山羊、綿羊存欄就達到900只。此後,羊只數量不斷增多。

“養羊最辛苦的就是產羔的時候,要天天守候在羊圈裏伺候母羊,給小羊保暖,防止小羊被踩死或凍死。”王濤介紹說,他和家裏人在母羊產羔期間,輪流看守母羊和羊羔,所以自己的羊羔成活率很高。

自建場以來,王濤一直堅持用玉米秸稈和花生秧粉碎後餵羊。“主要是價格便宜,養殖成本可以降低不少。”據王濤介紹,當地農民種植夏作物以玉米花生爲主,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稈和花生秧產生。許多農民嫌麻煩,往往是一燒了之,而這些恰恰是羊的好飼料。爲此,王濤買來飼料粉碎機,並在養羊場裏建起一個佔地150平方米的現代化秸稈青貯池。每年入冬前,他都會收購全村的玉米秸稈、花生秧粉碎後儲存越冬。

爲了保證飼養的山羊、綿羊長勢快、肉質好,王濤在飼養過程中還會加入些麥麩、大豆餅等細飼料。因此他養的羊個個膘肥體壯,毛色油光發亮,羊肉無羶味、口感好。

20xx年夏季,王濤又投資30萬元建起一個羊肉冷庫。他還利用網絡幹起了羊肉“電商經銷”生意,目前他自養自宰的羊肉透過電商遠銷上海、廣東等地。同時,在他的幫助和帶動下,村裏有18戶農民也搞起了家庭山羊飼養業。

夫妻返鄉創業4

在鄉親們眼裏,26歲的大學畢業生熊清海是個“有出息的孩子”,從打工仔到豬場場長,只用了不到兩年時間。然而,就在事業初有成就時,熊清海毅然放棄了讓人羨慕的工作,與妻子張莉一道回到大山深處的老家——廣安區恆升鎮古城村,走上了養殖七彩山雞的艱辛創業路。

近日,記者見到熊清海時,他正與妻子一起,忙着將一隻只色彩豔麗的成品山雞裝進籠中,準備發往成都市場。熊清海說,他與妻子是大學同學,他學的是畜牧獸醫專業,張莉學的是動物飼料與營養專業。“20xx年7月,我畢業後在成都一家飼料公司工作了半年,做生豬飼料售後服務。隨後又在廣元旺蒼一家畜禽公司任豬場場長,年薪近6萬元。”熊清海告訴記者,張莉畢業後留在成都一家畜禽公司做豬場技術員,年薪5萬餘元。

“我們倆都是學養殖專業的,不能一輩子給人打工。”20xx年3月,在瞭解到養殖山雞很有市場“錢景”後,熊清海與張莉一同回到老家,靠兩人打工攢下的錢以及從親朋好友處借來的資金共15萬元,修建了一個佔地兩畝多的養殖場,並取名爲“七彩山雞養殖場”。20xx年4月,他們從上海引進首批20xx只七彩山雞雞苗進行飼養。從此,夫妻倆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養殖場裏,每天起早貪黑,精心照料着這羣寄託着夢想與希望的“小寶貝”。

然而,創業剛剛起步,殘酷的現實猶如一盆冰水將夫妻倆澆了個透心涼。一週後的一天早晨,熊清海走進雞場時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800多隻雞苗橫七豎八地死在地上。突如其來的打擊讓熊清海的心情瞬間跌落到了谷底,該如何是好?“最大的失敗就是放棄,創業哪有不交學費的!”在妻子的鼓勵下,熊清海冷靜下來,分析原因,檢查設備,“設備缺陷導致雞場溫度過高,雖然安裝了溫控報警器,但由於那段時間太累太困,夜裏根本就沒有聽到報警聲。”熊清海說。

在改進設備後,熊清海和妻子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剩餘小雞仔的養殖上。依靠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積累的實踐經驗,20xx年9月,首批七彩山雞已長到2.5斤至3斤,可以上市銷售了。最初,熊清海將七彩山雞運到廣安城區市場零售,連續跑了10天,卻一隻也沒有賣出去。“七彩山雞每隻賣100元,而市場上同等重量的雞隻賣70元左右。”熊清海意識到,零售市場走不通。於是,夫妻倆便尋找其他銷售渠道。最終,熊清海於20xx年10月聯繫到成都一個專門做山雞銷售的客戶,併爲對方送去首批300只七彩山雞。

讓熊清海高興的是,客戶對他提供的山雞品質特別滿意,主動要求雙方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夫妻倆非常高興,籌備在20xx年大幹一場,打算進一步擴大商品雞的養殖規模。

20xx年初,新引進一批雞苗後,養殖場擴建也提上議程。當年3月,夫妻倆買來樹竹及屋頂隔熱材料,開始搭建雞舍。經過四個月時間的努力,佔地400餘平方米的新雞舍終於蓋起來了。望着辛苦建成的雞舍,想着馬上就可以養4000只雞了,夫妻倆特別開心。然而,好事多磨,就在當天半夜,突如其來的狂風吞噬了這一切。打着手電筒,看着剛蓋好的雞舍在自己面前倒下,兩萬餘元的本錢打了水漂,張莉默默地流下了眼淚。她撥通了媽媽的電話,哭着告訴媽媽這一切。“沒事,雞舍倒了,重新再蓋就是了。”在媽媽的鼓勵下,休整兩天後,夫妻倆決定,暫停修復被狂風毀壞的雞舍,認真做好當前存欄的山雞和脫溫雞養殖,等資金寬裕時,再搭建更爲牢固和規範化的鋼架大棚雞舍。

爲降低養殖成本,提升山雞品質,夫妻倆在養殖場旁邊的空地上種了兩畝多蔬菜,平時將菜葉拌玉米用來喂山雞。同時,夫妻倆還在微信朋友圈發佈七彩山雞資訊,進一步拓寬銷售渠道。20xx年底,養殖場共出欄商品雞3000餘隻,向重慶、雲南、貴州等地出售脫溫雞10000餘隻,毛收入30餘萬元。

今年,夫妻倆投入資金10萬元,建起了佔地400平方米的鋼架大棚雞舍,爲擴大養殖規模打下了基礎。熊清海說,他們最大的夢想是把養殖場辦成一個現代化的綜合性養殖基地,並採取“基地+農戶”的模式,帶動村內留守老人透過規範化養殖,實現增收致富。

夫妻返鄉創業5

夫妻返鄉創業巧念農經 酒糟養豬發展循環產業

釀酒、養豬,看上去是兩個很傳統的產業,如果能夠有機的結合,形成循環產業,其價值不可小視。在重慶市黔江區杉嶺鄉苦竹村,有一對夫婦,巧念傳統農經,透過釀酒+生豬養殖有機結合,走上循環發展之路,一舉實現脫貧增收,奔上小康,成爲遠近文明的致富能手。附近鄰里提起向業華夫婦,不由自主的豎起大拇指。夫妻返鄉創業巧念農經 酒糟養豬發展循環產業"漂泊在外 嚐盡酸甜苦辣味

1990年,20多歲的向業華對未來有着美好的憧憬,跟着同村的幾個青年一起,踏上了南下的列車在追逐自己的夢想,由於沒有多少文化,不僅進廠困難,找其他工作也四處碰壁,無奈之下,只得選擇進煤礦當一名挖煤工。礦底伸手不見五指,幹活又髒又累,生活也吃得很差,開始向業華習慣不了,但是爲了改善家裏人的生活,他咬牙堅持了下來,由於踏實可幹,吃苦耐勞,很快被提拔爲班長,領的工資越來越多,卡里的存款也越來越多。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一次意外事故,向業華的聽力損失了,腿部也受到了小程度的殘疾,勞動力損失了,煤礦工作是不能勝任了。

"打工也不是長遠之計,回鄉創業纔是正道。"向業華心想,老家那麼多空置的土地,爲什麼不回家發展產業呢,老家的人們都喜歡喝包穀酒,但是,卻很少能夠喝道純正口味優質酒,我爲什麼不回去釀酒呢?

返鄉創業 迎來黎明的曙光

當時,煮酒師傅李方明在當地非常有名。向業華找到他說明說明拜師學藝的來意。在李師傅的酒坊學藝期間,勤奮好學的向業華啥事都做,不論重活輕活,只要拿上了手都必須做完。在學藝過程中,煮酒的每一個環節他都仔細觀察,認真聽取師傅點撥。僅僅兩個月時間,向業華就掌握了煮酒的全套技術。

20xx年4月,在當地黨委政府的支援下,已到知命之年的向業華夫婦投資4萬餘元建起了一個佔地140餘平方米的小酒坊,向業華學的'是傳統煮酒方法,從烤出第一桌包穀酒開始,他嚴格按照師傅傳授的技術,從泡糧、煮糧、糖化、發酵到烤酒等10餘道工藝,他都認真對待。

"有些師傅爲了提高產量,在酒麴裏面摻雜有機農藥,酒產量是提高了,但是人們喝着頭痛、頭悶,我烤出的包穀酒不摻雜,用山泉水釀造,必須保證50度以上,60度的酒味道最可口,最香甜,但是產量少,一般都是50多度。"向業華說,由於他的酒味道好、質量好,再加上他誠信經營,他每天烤出的包穀酒當天就能夠賣完,最少的一天也能夠賣出酒100斤。

短短兩年的時間,向業華透過釀酒生產,走上了致富路,蓋起了一底的洋房,買上了車,卡里的存款增多了,生活也奔上了小康。這時候,向業華思考着,如何把自己釀造的包穀酒打造品牌,銷售得更遠。

"包穀酒用瓷壇封裝好,埋在地下,埋的時間越長酒越好喝。"向業華說,現在,他每天烤出的酒除了供應給固定客戶後,都要在地底下深埋一兩壇,然後間隔一段時間後,透過"電子銷售渠道",把"杉嶺鄉女兒紅"銷往外地,擴大影響。

酒糟養豬 循環產業致富路

釀酒生意越做越好,越做越大,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大量的酒糟伴隨釀酒而生,如何處理這些東西成了他心頭的一個難題。"俗話說,酒糟養豬,豬膘肥體壯。"向業華記着這句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古話,於是決定變廢爲寶,把酒糟轉換爲飼料用來養豬,達到循環利用的效果。

20xx年1月在杉嶺鄉畜牧獸醫站技術員的指導下,投資10萬餘元修建了一個佔地200平方米的養豬場,年出欄生豬200餘頭,實現年收入25萬餘元。同時修建沼氣池將豬糞所產沼氣用作生活,並發展了10畝蠶桑,將沼液作肥料施入桑地,形成循環產業路。

"酒糟養豬效果好,但是不能用量太大,用量多了就適得其反了,我的釀酒規模逐步擴大,現在的養殖規模有點小,今年打算再新建一個佔地200餘平方米的圈舍,到時候就能夠充分利用好釀酒過後的剩餘酒糟,人是累了點,但是,致富路上,累一點苦一點也值得。"向業華笑呵呵的說。

路上,荊棘遍佈,向業華夫婦櫛風沐雨,砥礪前行,致富之後,不忘鄉親,積極幫扶農戶發展種養經濟。一是提供技術幫助,傾囊相授豐富的實踐養殖經驗;二是實行資訊共享,及時發佈養殖供求等資訊;三是形成結對幫扶,結對指導困難羣衆脫貧致富。在他們的影響帶動下,附近村民大力發展種養業,獲得經濟增收,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夫妻返鄉創業6

90後夫妻返鄉創業養鴕鳥,打造養殖、餐飲、旅遊產業鏈

“我正在撿鴕鳥糞。”20xx年12月18日上午,鄖陽區90後女子鄒方茹接到記者電話採訪時說。

20xx年12月18日早上,秦楚論壇上發表了一組鄒方茹養鴕鳥的照片,在論壇引起了衆多網友的關注。“鄖陽區大堰牧場溝怎麼走?”“有什麼產品,過年回去買一點。”衆網友紛紛在論壇上留言。大家對在山區養鴕鳥很感興趣。從照片中,記者看到,這羣鴕鳥足有2米高,在一旁喂飼料的鄒方茹也只能仰視。

記者採訪瞭解到,鄒方茹,1994年生,兩年前從丹江口一所衛校畢業,今年剛結婚,和她同年的丈夫,對生態養殖比較感興趣。婚後,夫妻倆有養殖創業的想法。一個偶然的機會,夫婦倆看到了養殖鴕鳥致富的消息,不禁怦然心動。今年5月,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援下,夫妻倆投入十多萬元,回到老家辦起了“特種家禽”鴕鳥養殖場,並從西安購進了首批55只幼鴕鳥,正式開始了自己的創業生涯。

如今,半年過去了,在夫婦兩人的精心照料下,養殖的第一批鴕鳥都已長大,每天伸着長長的脖子,扇動翅膀,在養殖場內追逐嬉戲。“剛買回來時,鴕鳥只有小雞那麼大。”鄒方茹說,這些鴕鳥產自非洲,耐乾旱,喜粗糧。壽命有六七十年,最高可以長到2.5米。現在夫婦倆每天給鴕鳥喂是的青菜、玉米粒。這些鴕鳥看起來高大威猛,不過對夫婦倆很是親暱,如果遇到陌生人,就會用嘴攻擊。

別看這些鴕鳥已經長這麼大,如果要見收益,還要等兩年後,鴕鳥才能下蛋。現在鄒方茹夫婦除了在山上養殖鴕鳥,還代理陝西大荔縣的鴕鳥肉在鄖陽區周邊餐館的推廣。因爲鴕鳥肉比較罕見,十堰很多人還難以接受,夫婦倆希望透過網上的宣傳,讓大家對鴕鳥有一個新的認識,也爲自己的飼養的鴕鳥銷路做好鋪墊。“鴕鳥肉比牛肉還細膩,味道很不錯。”鄒方茹說。

養鴕鳥並非容易的事情,兩個月前,夫婦倆纔將鴕鳥運到大堰牧場溝養殖,之前一直在鄒方茹丈夫的老家青曲鎮,後來在大堰牧場溝租了10多畝的山地,才運過來,在運輸途中,死了12只鴕鳥,現在還剩33只,這讓兩人很是心疼。現在兩人的願望就是把這批鴕鳥專心養好。

對於一對90後來說,做養殖並非那麼輕鬆,現在每天兩人都守在養殖場,給鴕鳥喂水、喂飼料,還要清理鴕鳥糞很辛苦,但是他們說這樣值得。

“明年我的鴕鳥就產蛋了,我們還要逐步擴大養殖規模。並對鴕鳥產品進行深加工,打造從鴕鳥養殖、餐飲、到旅遊的一條產業鏈。”鄒方茹對自己的鴕鳥養殖創業之路滿懷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