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適合海歸創業的行業有什麼

學問君 人氣:3.23W

想創業早準備

適合海歸創業的行業有什麼

如今,不少“海歸”在求職受挫後,希望走上自主創業道路,但對如何創業、創業需要做些什麼準備卻備感茫然。徐小平認爲,“海歸”要成功創業,關鍵是出國前一定要有職業目標,明確出國回來幹什麼。徐小平告訴記者這麼一件事:他前段時間遇到一個律師朋友,這位律師8年前

出國學管理,而今已學成歸來。回來後卻找不到工作,因爲做律師,他並沒有學到西方律師的精髓;而做管理呢,他在中國又沒有任何管理經驗,因此,兩頭不着邊。

創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要知道自己想幹什麼事情、自己的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分別是什麼。“海歸”要學會一方面看着國內,尋找國內是否有適合發揮自己特長的某種商機;另一方面,要看着國外,他們與國外有許多聯繫。透過已有的聯繫,把國外一些先進的東西引進來,這也是“海歸”們可以發揮優勢的地方。此外,政府有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創業的許多措施與政策,因此,爭取政府的支援也很重要。

“海歸”創業,要找到好的合作伙伴,強強聯合。創業的團隊從哪裏來?其實就是從過去的同事那裏來,因爲有了這樣的創業基礎,成功的可能性才比較大。要學會爲自己積累創業資本。而積累資本的`最佳時機,就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中。因此,任何時候,都得注意自己的人品。如果自己不講人品、不講風格、不講做人的度,絕對找不到志同道合、可一起創業的人。所以從根本上來說,做人講人品不是爲別人,首先是爲了自己。

哪些行業適合創業

“海歸”在創業時存在着一個誤區,技術專業出身的“海歸”認爲自己懂技術就什麼都懂了,特別是在自己創業的企業,技術型“海歸”一定要事事做主,而事實上是有研發能力,未必就具備管理能力。專攻技術領域的“海歸”創業,需要優秀的管理人才協助管理企業。

近年來,金融和服務業發展迅猛,創業前景廣闊。但在金融行業裏,成功的“海歸”人士屈指可數。可以說,金融行業內存在着巨大的創業空間。大凡是學金融、證券、期貨、保險、商業銀行、投資銀行、風險投資基金等專業的“海歸”們,找一個國內公司適應以後,再着手創建類似風險投資管理諮詢之類的公司,有非常大的成功機會。

能夠提供創業良機的第二大行業是服務業,如物流業、人才中介業、投資諮詢業、會展業、旅遊業等。放眼望去,這些行業的創業模式不外乎兩種:一種是需要大量的社會資源和資本,這一類對於大多數“海歸”來說不容易做到。另一種就是不需要太多資本投入,這樣的服務行業是大多數“海歸”都可以考慮的。

拓寬創業區域

“海歸”回國創業難,有一個重要的原因不可忽視,那就是尋求創業的地域過於集中。其實,創業的機會永遠都存在,不要總把目光盯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這幾個大城市,中國的市場非常大,可施展才華的機會非常多,關鍵就在你願不願意去做。

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機會都非常多。由國家外專局、全國工商聯和浙江省主辦的“2004年中國民營企業國際人才智力交流大會”將於今年11月26至28日在溫州舉行。屆時將有70多家國外行業協會、國內外獵頭公司、高等院校和120名海外專家、留學人員攜其智力成果和資金,與300多家民營企業“零距離”接觸。這類大型專場洽談會對有意創業的“海歸”來說都是機遇。

找準就業方向

求職碰壁、創業無方,如今,有“海歸”在就業問題上陷入了迷茫,不知道如何進行職業規劃,其實他們可以嘗試去找一家諮詢公司,藉助專業手段全面認識自己,分清自己的優劣勢,明確自己應該在哪些方面做準備,今後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展。由於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和國際化經驗,只要能保持一個平常心態,腳踏實地,相信“海歸”的職業生涯發展很快會出現轉機。

前兩年“海歸”走俏,“海歸”們大可不必考慮包裝自己的問題,可如今競爭如此激烈,“海歸”們要想方設法展示自己的特長,才能謀得一個好工作。但是,很多“海歸”人員由於在國外學習和工作時間較長,回國後,才市求職的技巧缺乏,這對他們擇業十分不利。而自主創業,又缺乏必要的經驗、人脈積累。

目前,留學服務與人力資源服務相結合已成爲一種趨勢,上海外服與浙江新通成立外服新通出國留學服務中心,其推出的“拳頭項目”之一就是利用上海外服在國內、尤其是長三角地區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獨特優勢,提供更具專業性的留學後期服務,如留學歸國後推薦就業、職業發展諮詢等,形成完整的“全程一站式服務”。趙立民對記者介紹,中心的工作內容之一,就是扮演職業經紀人的角色,對“海歸”人才進行包裝,對“海歸”如何擇業、創業提出指導和建議。

首先,中心會幫助“海歸”正確定位,作好職業規劃。根據“海歸”以往的工作經驗,明確他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展;其次是結合其實際經歷和綜合素質,分析他的強勢和薄弱的地方;在就業過程中,指導“海歸”如何在簡歷、面試等環節將優勢發揮到最大限度,並彌補其不足。中心還會提出建議,讓“海歸”去參加一些長期和短期的培訓課程;在每一次面試時,中心事前都會對意向公司進行具體分析,爲“海歸”度身定做面試方案,助其成功就業。

對於一心想應聘各類企業的“海歸”人士,趙立民提醒,在面試時,應當明確應聘公司所在國家文化背景,並對公司的面試風格有所瞭解。這樣才能做到有備而來。亞洲的公司,比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企業,在企業文化方面有很多相融之處,在面試時會比較嚴謹,有時候甚至會表現得很苛刻。他們會很注重細節,整個面試的氣氛比較壓抑。歐洲的公司,如法國和意大利等國的企業,他們強調工作就是生活,因此面試會進行得很隨意,談話的內容也多是一些休閒類的,他們考察的主要是“海歸”的價值觀和生活態度等。

美國和德國的公司較相似,美國公司的整個面試過程非常正規,他們往往有一套專業性的題目,而且面試也會分成人事主管、人事經理、老闆以及幾個專家一起面試等多個層次。到這樣的公司面試,應當有充分的準備。德國公司就更爲嚴格了,這與德國人嚴謹的工作態度有關,他們一旦設定了一個規則,就會嚴格地執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