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創業指導>

從“揹包客”到身價超千億

學問君 人氣:2.22W

創業是創業者及創業搭檔對他們擁有的資源或透過努力對能夠擁有的資源進行優化整合,從而創造出更大經濟或社會價值的過程。接下來由小編爲大家整理出從“揹包客”到身價超千億,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從“揹包客”到身價超千億

繼圓通、中通、申通借殼上市後,另一快遞大佬——順豐速運被曝將於2月23日正式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敲鐘上市。至此,申通、圓通、韻達、順豐四家快遞公司登陸A股,市值將超過3000億元。

馬雲曾經不止一次的提及,中國電商仍然只佔到全國總體零售市場的10%,未來仍將有海量的發展空間。對於快遞行業來說,這顯然是一個再美好不過的假設。

最近幾年,民營物流企業積極謀求上市,競爭日趨激烈。據統計,2016年,排名前十的快遞公司有5家成功登陸資本市場,除了中通快遞在美股IPO之外,申通、圓通、韻達都已經透過借殼上市的方式登陸A股。

今天的王衛也開始明白,順豐和競爭對手的戰爭已經上升到資本層面。曾經表態堅決不上市的王衛,最終選擇向資本“屈服”。

王衛或登頂快遞首富

此前,鼎泰新材1月18日晚公告稱,公司擬將證券簡稱由“鼎泰新材”變更爲“順豐控股”,證券代碼不變。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項已完成,順豐控股已成爲公司全資子公司。

公告披露,1970年出生的王衛,系順豐控股創始人及實際控制人,現任順豐控股董事長及總經理。

根據招股說明書,以2月21日收盤價41.99元/股計算,若不考慮配套融資因素,王衛所持上市公司市值約爲1134億元。超過此前的圓通,重奪民營快遞業首富稱號。

鼎泰新材早前公告稱,擬以全部資產及負債與順豐控股全體股東持有的順豐控股100%股權的等值部分進行置換,交易中擬置出資產初步作價8億元,擬置入資產初步作價433億元,差額部分由公司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自順豐控股全體股東處購買。

上述交易完成後,若不考慮配套融資因素,明德控股將持有鼎泰新材64.58%股份;若考慮配套融資因素,明德控股將持有鼎泰新材55.04%股份,成爲控股股東。王衛持有明德控股99.9%的股份,將成爲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

曾經堅決不上市

順豐是一家迄今爲止基本不做任何廣告的公司,對於王衛,外界更是知之甚少。

1997年香港迴歸之前,作爲國企的中鐵快運,希望透過鐵路開啟香港的快件市場,但被派去廣東談判的人卻碰了釘子,最終被當地海關婉拒。中鐵快運瞭解到,當地已有一家企業壟斷了幾乎所有通港業務,即便自己開了這條線,也拿不到足夠的貨源。這家公司就是順豐速運。

王衛和順豐太神祕了。從一個6人的小公司發展成爲中國規模最大的民營快遞企業之一,一直以來,順豐速運給外界的印象是“不差錢”。

“上市的好處無非是圈錢,獲得發展企業所需的'資金。順豐也缺錢,但是順豐不能爲了錢而上市。上市後,企業就變成一個賺錢的機器,每天股價的變動都牽動着企業的神經,對企業管理層的管理是不利的。”這是2011年,王衛罕見接受採訪時說出的不多的幾句話。

然而整個快遞行業卻已經把火燒到了資本市場,爲搶佔資本市場的先機,諸多快遞公司採用借殼、赴美上市的方式登陸資本市場。與靜待國內A股IPO來說,顯然前兩種方式耗時更少。

2015年12月1日,申通快遞100%股權擬作價169億元借殼艾迪西上市,估值溢價達到7.5倍,成爲國內民營快遞第一股;2016年1月16日,此前欲獨立IPO的圓通按耐不住,借殼大楊創世登陸A股;後又傳出,中通快遞計劃在美進行IPO,融資金額爲10—20億美元,估值500億元。快遞公司紛紛上市,顯然產生了標杆效應。

當“堅決不上市”遭遇市場瓶頸

今天的王衛開始明白,順豐和競爭對手的戰爭已經上升到資本層面。曾經表態堅決不上市的王衛,最終選擇向資本“屈服”。

2013年8月19日晚上,順豐確認與元禾控股、招商局集團、中信資本、古玉資本簽署了協議,三者總計向順豐投資80億元,以25%的股份佔比,成爲順豐新股東,這是順豐歷史上的首輪融資,當時的整體估值是320億元。

融資案甫一發出,衆多業內人士和投資界人士迅速做出了明確的判斷:順豐要上市了。

不少人將順豐的融資歸結爲“缺錢”,或者是攀附紅色資本背景。但是他們大多忽略了彼時整個行業所處的歷史背景:單單在2013年,全國郵政業就取得了32%的同比增長,其中快遞業務增長量更是令人震驚,達到了同比增長60%這樣令人咋舌的數據。在此前,這個行業一直處於高速增長的狀態:2012年增長54.8%,2011年增長57%。

行業規模兩年翻一倍,這樣的增長速度之下,大量的人力、物力、網點鋪設費用,會迅速吞噬到賬不久的利潤,企業對於資本的渴求程度可想而知。

更令順豐如履薄冰的是,在迅猛的擴張時期,稍有不慎,其多年來積累下來安全、快速、便捷的口碑就將毀於一旦。想要在擴張的同時保持高質量的服務,意味着王衛必須比採用加盟店模式的“四通一達”付出更多。

市場證明了王衛在2013年抉擇的正確。2014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同比急促增長50%以上,達到51.9%,2015年,業務量再次增長48.07%,短短兩年,整個市場再度擴張了一倍。

80億元的融資,不僅讓順豐在行業超常規的速度增長中,保住了優質的服務口碑,也讓其徹底拉開了與“四通一達”的競爭身位。

擁抱資本:佈局“大物流”的唯一車票

在不少消費者眼中,快遞就是物流,物流就是倉儲和運輸,事實上物流有着遠比快遞和倉庫更加深厚的內涵。廣義上,銷售則是物流的一部分,從長遠來看,銷售—物流派送是一體化的,我們可以稱之爲“大物流”。

一個發達的配送體系,意味着商品可以更加便捷的送到消費者手中,成爲所有商品流通的必經之路,因此這個渠道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價值。這也是劉強東爲何要瘋狂燒錢,構築遍佈全國五、六線城市的渠道體系,賠進所有利潤也在所不惜。

經過多年的深耕與佈局,順豐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構築了一個成熟完善的物流體系,由於成功的高端品牌定位,順豐所掌握的,都是高質量的消費人羣渠道體系,單客價值非常高。

馬雲曾經有個類似的判斷,他曾表示阿里最近十年的發展空間看螞蟻金服,隨後十年的發展看阿里雲,再十年之後,就要看菜鳥網絡。

只有當社會生產、消費的各個環節實現了充分的資訊化與自動化之後,物流的巨大價值才能徹底顯現出來,順豐、菜鳥網絡、京東都是在不同的側重方面,規劃、運作着各自的佈局。

順豐如果仍然堅持一貫的低調、與資本絕緣的做法,有限的財力會讓其業務變得小而精,無法大規模提升用戶數量和運營效率,最終永遠失去佈局“大物流”的機會,不僅與菜鳥、京東拉開距離,甚至會被積極登陸資本市場的四通一達“桐廬幫”反超。

結語

“萌生於荒野之中,崛起於閭巷之內”,這兩句話用來概括順豐從草根創業到現在的歷程再恰當不過。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幾乎沒有人認識到快遞行業的發展前景,王衛毅然投身其中,24年的篳路藍縷,他成爲馬雲最佩服的人。

過去的二十年間,王衛早早掘得自己的第一桶金,順豐發展至今也已經擁有了2000億的市值。但在零售+物流兩個十萬億市場中,2000億這個數字,仍只是“弱水三千取一瓢”。

經歷過2016年的民營快遞四大巨頭紛紛上市之後,堅守到最後才鬆口上市的快遞之王王衛是否能帶領順豐在資本的世界裏獲得新生?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