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心理輔導>成長心理>

心理成長需要挫折隨筆散文

學問君 人氣:8.32K

巴爾扎克曾經說過:“苦難對於人生是一塊墊腳石,對於能幹的人是一筆財富,對於弱者是萬丈深淵。”每一個人都隨時面臨着困難、風險、挫折與失敗,勇敢的人感恩挫折,失敗者抱怨命運的多舛。青少年心理比較稚嫩,需要我們用心培植。但是隨着“四二一”家庭的增多,家長們在物質方面盡其所能地給孩子提供優越條件的同時,卻常常忽略了必要的意志、品質教育和心理素質的培養,從而導致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普遍較弱。讓孩子正確對待挫折,培養他們堅強的意志力,讓他們挑戰生活中的一切風雨,直至成長爲真正的強者。

心理成長需要挫折隨筆散文

近日在《羊城晚報》上登載了這樣一件事,在南寧市舉行的第七屆全國“故事大王”選拔邀請賽中,一些孩子的反應令人擔憂,引人深思。

一個女孩在故事還沒講完時,看到了工作人員舉起的“超時”牌,當即臉紅耳赤地愣住了,隨後走下來就大哭不止。立刻有家長和輔導老師圍了過來,紛紛開始了對裁判的埋怨。女孩在大家的聲援下撅嘴哭得更兇了。比賽得獎者得意忘形,名落孫山者在地上打滾。比賽期間,大會安排參賽的小選手和鞠萍、豆豆等著名兒童電視節目主持人聯歡,期間公佈參加決賽選手的名單。一些玩得興高采烈的孩子沒有聽到自己的名字,馬上毫無顧忌地大哭起來,更有甚者,一邊哭一邊在地上滾來滾去。

不僅在宣佈複賽結果的時候場面尷尬,當晚小選手們住得最集中的一棟賓館樓上也是哭聲陣陣,一些家長和輔導老師不是從正面安慰、引導和鼓勵孩子,而是一味抱怨選拔不公,組委會工作人員的住處不斷有家長和老師上門來找。

兒童教育專家,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陳建興認爲,在這次比賽中,許多孩子表現出不能經受打擊的性格缺陷,這是一種“常見病”,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缺陷。部分家長和老師忽視對孩子的挫折教育,對他們從小就開始大包大攬,不讓他們經歷絲毫的風吹雨打,這樣對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百害而無一利。

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過:“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不遇到島嶼和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浪花。”孟子也曾經說過:“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許多名人名家都是經過了挫折與磨難之後,纔有大作爲的。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才能興越滅吳;韓信忍得胯下之辱,才做得了淮陰侯;劉備三顧茅廬,才形成鼎立之勢;孫臏忍得挖膝之痛,才成爲軍事名家;周文王被紂王拘於獄中而演《周易》;屈原被楚王放逐而着《離騷》;海倫?凱勒又盲又聾,卻殘而不廢,成爲一名卓越的作家;鄧爺爺三起三落,才成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設計師。

貝多芬說:“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就是:在不利與艱難的遭遇裏百折不撓。”

1902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塞曼小時候的讀書自信心並不高,成績也一直平平。塞曼的母親看到兒子的這種表現,心裏十分着急。一天她把兒子叫到了跟前,注視着他的眼睛,神情激動地說:“早知道你是個平庸無能之輩,我當初真不該在波濤中掙扎……”接着,她向默默呆立的塞曼憶起往事:在塞曼將要降生的時候,家裏突然遭到洪水的襲擊,她死裏逃生,好不容易纔登上了一隻小船,塞曼就降生在這隻小船上,母親望着滔滔的洪水和剛剛臨世的小生命,想起了荷蘭人的一句古訓:“我要掙扎,我要探出頭來!”聽完媽媽的回憶,塞曼才知道母親所經歷過的艱難,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暗暗發誓要發奮攻讀,絕不辜負媽媽的期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以優異的成績受到學校的賞識,被學校聘爲助教。當他滿懷喜悅去見母親時,母親已在彌留之際,此時她用深情的目光注視着塞曼,嘴脣艱難地顫動着:“掙扎,再——掙——扎!”留下這句遺言後溘然長逝。

掙扎就是奮鬥。掙扎,再掙扎,就是不滿於現狀,永遠拼搏,塞曼把母親的話銘刻在心。他將嵌有母親遺像的金制小鏡框一直掛在胸前。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他便凝視着母親的遺像,回想母親的諄諄教誨,以增加自己克服困難的勇氣,塞曼在科學的道路上掙扎,再掙扎!終於登上了一般人難以企及的高峯——諾貝爾物理學獎。

塞曼的母親給孩子樹立了“掙扎”的榜樣,她沒有給塞曼留下任何金錢、寶貝,卻給他留下了最寶貴的人間財富——戰勝困難的勇氣。可看看今天的父母是怎麼做的呢?許多家長對孩子百般寵溺,百般呵護,不讓孩子吃一點苦,幹一丁點家務活,甚至上六年級的12歲的孩子還讓媽媽穿衣服、擦屁股,這怎麼能行?大人企圖給孩子鋪一條平坦的路,讓孩子直達成功,可是這怎麼可能?

愛迪生說得好:“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樣對我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挫折有時也是成功的助動器。關鍵看你如何對待它。

有一天,農夫的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枯井裏,農夫絞盡腦汁想救出驢子,幾個小時過去了,驢子還在井裏哀號着。最後,農夫決定放棄,他想這頭驢已經老了,不值得大費周折地把它救出來,但不管如何這口井是一定要填起來的,於是農夫就找鄰居幫忙,一起將井裏的驢子埋了,以免除驢子的痛苦。

大夥人手一把鏟子,開始將泥土鏟進井裏。當這頭驢子意識到自己的處境時,開始叫得很悽慘,但出人意料的是,一會兒它安靜下來了,大家好奇地往井底一看,出現在眼前的情形令他們大吃一驚:當剷下的泥土落到驢子的背部時,它將泥土抖落一旁,然後就站到泥土堆上面,就這樣,驢子一步一步地上升到井口,然後在衆人的'驚訝中快步跑開了。

從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如果你自我放棄,挫折可以是生命的墳墓;挫折也可以是成功的墊腳石,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就是加註在我們身上的“泥沙”,然而鼓足勇氣,把它們抖落在腳下,使它們成爲一塊一塊的墊腳石,即使掉進最深的坑裏,我們也能安然脫困,關鍵在於你有沒有直面困難的勇氣。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逆境,都是磨鍊孩子意志和毅力的運動場。逆境是一所好學校,從這裏學習過的孩子,都會慢慢學會化逆境爲順境,處變不驚,臨危而不亂,坦然面對挫折並把它作爲挑戰。這些經驗將讓他成爲一個堅持、執着的人,最終成爲一個成功的人。挫折教育不光是給孩子挫折,更重要的還在於讓孩子有抗挫折的能力。

首先,父母必須讓孩子有面對挫折的勇氣,像《羊城晚報》報道的那些家長,對失敗而痛哭的孩子,他們不是叫孩子去面對失敗,反而去抱怨裁判的不公,這樣很容易讓孩子把以後所有的失敗都歸在別人身上,甚至會否定一切或對社會仇恨和不滿。所以,父母必須引導孩子正視失敗,對他們說:“你現在雖然輸了,但是你很努力,只要你找到失敗原因並繼續努力下去,一定會成功的,我們爲你付出的努力而感到驕傲!”

另外,要讓孩子學會欣賞勝利者,從勝利者身上汲取營養,完善自己。有欣賞對手的胸襟,是人格完善、有個人魅力的表現,他們更容易成功。只有善於學習對手的優點,化爲己用,提高自己,爭取下次勝利的人,才能越挫越勇,越挫越強。

患難困苦,乃磨鍊人格之最高學府,讓你的孩子入學吧!學習過挫折這一課,他必將有一顆無往而不勝的心靈,最終破繭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