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精華】成語故事作文集錦八篇

學問君 人氣:2.45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成語故事作文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成語故事作文集錦八篇

成語故事作文 篇1

這些故事,有的可笑,有的感人,但都讓我們學到了知識,明白了事理。

也得到了好多的忠告和提醒。受益匪淺。

成語故事作文 篇2

在一個炎熱的夏日午後,一名農夫正坐在田裏的樹下休息,望着滿園農作,他長聲嘆息着說:“老天爺啊,求您大發慈悲,幫幫忙吧,眼看孩子們面黃肌瘦,我該怎麼辦纔好呢?”

就在此時,農夫眼前忽然出現一隻活蹦亂跳、雪球般的白兔,白兔似乎一陣驚慌,只顧着往前狂奔,竟然一頭撞上大樹,昏死過去了。農夫看得入神,好一會兒纔回過神來,他想:“感謝老天爺送來的禮物,孩子們如果知道今天有兔肉可以吃,不知道會有多開心啊!”

農夫開心地拎着兔子回家,途中,他高興的哼着山歌,一個不留神沒想到剛纔昏死的兔子竟然輕巧的掙脫了。他急忙轉身去追捕,一瞧,那兔子竟然一動也不動的站在 路旁的樹下,望着呼嘯而去的卡車。農夫不禁慶幸自己倖免於難,他輕輕的撫摸兔子背部,再用另一隻手將兔子托起來,那隻兔子靠在農夫的胸前,絲毫沒有害怕的 感覺,讓農夫對這隻兔子有點好奇。

“孩子們,今晚有紅燒兔肉,還有香烤兔腿可以吃了!”農夫太太老遠的看見農夫抱着兔子回來,喜出望外的對着飢腸轆轆的孩子們說。

農夫回到家,看到太太已經煮好了一鍋滾燙的熱水,急忙告訴太太:“別急,這隻兔子不是拿來吃的。我想養它一陣子,因爲它剛纔救了我一命。”

孩子們聽了知道希望落空,露出難過的表情,農夫太太則氣得罵老公簡直是豬腦袋,農夫低頭不語,獨自將兔子安頓在荒廢已久的倉庫裏。

這個倉庫堆放了許多農夫從四處撿來的廢棄物,還好這隻兔子很乖巧,沒有把這個倉庫弄得亂七八糟,它總是安靜的注視周圍的一切。

夏日的午後,就像一個大烤箱。因爲家裏唯一的電扇故障,農夫全家都熱暈了。農夫不得以走到倉庫去找其他的電扇,這時他赫然發現,倉庫裏所有的廢棄物全都煥然一新,他不可思議的望着那隻兔子,只見它安穩的坐在角落,眼神若有所思。

農夫和家人將廢棄物拿到街上去賣,因此賺了一筆錢,生活獲得了一些改善。他們把兔子帶出倉庫,讓他自由的跑跳。兔子每天除了站在高處遠望外,還四處挖洞,讓農夫十分煩惱。

一天晚上,農夫發現兔子不吃也不喝,只是死命的挖洞,越挖越深,足足有五公尺之深,農夫怕兔子出不來,一直在旁守候。突然洞口冒出一道刺眼的金光,農夫往裏面一望,發現一個藏寶箱,裏面有一封信,還有一張破舊的藏寶圖。

兔子敏捷的把那封信叼走,一口咬爛,農夫拾起藏寶圖,帶着全家四處找尋。最後在一個深山的洞穴裏,發現藏寶圖中的寶物,還有那封被兔子叼走的信。

農夫小心的開啟那封信,信中寫着:“我們的後代,請善待兔子一族。”信尾的署名是農夫的曾曾爺爺。兔子叼起一塊石頭,在石壁上刻着:“謝謝您們的不殺之恩,我很願意世世代代的守護您們。”兔子送給農夫一顆種子,便離開了。

農夫回家後,將種子種在庭院,它迅速的發芽,短短的幾天就長成了一棵外形酷似兔子的大樹。農夫的子孫們在這樹蔭下,一代代傳頌着這個美麗又奇妙的故事。

成語故事作文 篇3

教學目的:

透過新編成語故事,豐富學生的`想象,培養學生積極動腦的習慣,發展創造性思維。

教學準備:

召開成語故事會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前些天,同學們的成語故事會開得很好,很多同學講得有聲有色,並且理解了很多成語的含義。今天,我們將進行更有趣的,也是有關成語的教學,那就是要求大家新編成語故事。(板書標題:新編成語故事)

二、教學活動過程及要求

1.提出新編成語故事的要求:①可以改變故事的情節;②可以改變故事的本來含義。

2.說一說“狐假虎威”這一成語故事的含義。

3.啓發思維,全班同學自由接編《新編狐假虎威》。

4.師生小結新編故事的優缺點。

5.學生自由選擇成語,按要求動筆編寫故事。

6.按小小組(三、四人一組)讀新編的成語故事。每小組選出一個最好的在全班讀。

7.大組讀故事,評出一、二、三等獎。

8.總結:同學們透過大膽的想象,深刻的思維,新編了這麼多情節完整、想象豐富的成語故事,真不錯。課後,你可以把原成語故事和你新編的成語故事講給親朋好友或爸爸媽媽聽,請他們比較,最好能向你提出寶貴的意見。

三、教學效果

同學們新編的成語故事,創造了新的有趣的情節,有的保持了故事本身的含義,有的給予故事全新的意義。

例如,有個同學的《濫竽充數新編》(前—部分省略),說南郭先生逃到了另一個王國,這個王國的大臣看到他手裏拿着竽匆匆趕路,急忙攔住他說:“正好,我們國王要找一個人吹竽給他聽,那就請你吧。”他們把南郭先生推推搡搡地送到國王寢宮。國王支開了所有的大臣,要南郭先生吹竽。南郭先生見實在躲不過去了,便又裝模作樣胡亂地吹起竽來。那國王眯縫着雙眼,儼然一個懂音樂的行家,還不時指指點地稱讚:“好!好!”

故事不僅保持原意:諷刺沒有真才實學的南郭先生混在行家裏面充數,而且還諷刺了這個國王也是個“濫竽充數”的角色。

還有個同學在《新編狐假虎威》故事裏說,小猴博士學成回山,識破了狐狸的詭計,結果,倚仗老虎勢力欺壓動物們的狐狸被老虎吃了。

還有個同學的《新編對牛彈琴》,裏面寫:牛天天聽彈琴,長得快,產奶多。

四、教學後的感想

1.全班接編故事,小小組讀故事,同學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運用了合作學習的原理,

2.鍛鍊了膽量,培養了同學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3.根據不同的成語自由編寫的故事,激發學生進行發散思維。因爲思維的發散性是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所以說這一教學活動發展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成語故事作文 篇4

小青蛙坐在井底的家裏正在聚精會神地上網,嘴裏還哼着流行歌曲。小青蛙正哼得起勁,一隻來覓食的小麻雀降落在井口。它低頭往井底四處張望,看見悠閒自在的小青蛙。小麻雀便喊道:“小青蛙,小青蛙,你怎麼不到井外面來看一看呀,外面的世界是多麼美麗,多麼繁華,多麼精彩!”小青蛙聽了小麻雀的這番話,忍不住笑了起來。小青蛙說:“我覺得井底比外邊的世界更好。”小麻雀反問:“小青蛙你怎麼會這樣想呢?!我們從小就聽過《坐井觀天》的故事,難道你想當故事裏的‘井底之蛙’嗎?”“小麻雀,做井底之蛙不好嗎?你看看我家裏有筆記本電腦、電話、手機、電視機,還有不計其數的書籍。我用電腦上網查資料,在網上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查不到的。還可以在網上和QQ好友視頻聊天。用固定電話和手機可以和外界暢通無阻地保持聯繫。透過看電視我能及時瞭解世界各地發生的大大小小的新聞事件。我博覽羣書,學習了很多知識,所以一般人叫我蛙博士。我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小麻雀聽得入了迷,驚訝地說道:“小青蛙,現代科技給你帶來這麼大的方便啊!”

成語故事作文 篇5

孫陽,春秋時秦國人,相傳是我國古代最著名的相馬專家,他一眼就能看出一匹馬的好壞。因爲傳說伯樂是負責管理天上馬匹的神,因此人們都把孫陽叫做伯樂。

據說,伯樂把自已豐富的識馬經驗,編寫成一本《相馬經》,在書上,他寫了各種各樣的千里馬的特徵,並畫了不少插圖,供人們作識馬的參考。

伯樂有個兒子,智質很差,他看了父親的《相馬經》,也很想出去找千里馬。他看到《相馬經》上說:“千里馬的主要特徵是,高腦門,大眼睛,蹄子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便拿看書,往外走去,想試試自己的眼力。

走了不遠,他看到一隻大癩蛤蟆,忙捉回去告訴他父親說:“我找到了匹好馬,和你那本《相馬經》上說的差不多,只是蹄子不像摞起來的酒麴塊!”,伯樂看了看兒子手裏的大癩蛤蟆,不由感到又好笑又好氣,幽默地說:“這‘馬’愛跳,沒辦法騎呀!”

成語故事作文 篇6

負重致遠

“負重致遠”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能揹着沉重的東西,送到遠處的目的地。下面來看看關於這個成語的故事吧,希望對你有幫助。

這個成語來源於《三國志。蜀書。龐統傳》,統曰:“陸子可謂駑馬有逸足力,顧子可謂駑牛能負重致遠也。”

東漢末,襄陽大名士龐德公有個很有才學的侄兒,名叫龐統。那時候,隱居在隆中的諸葛亮常去拜訪龐德公,和龐統也成了好朋友。龐德公非常讚賞他倆的才能,稱諸葛亮爲臥龍,龐統爲鳳雛。在龐德公的眼中,他倆都是當世俊傑。

周瑜任南郡太守時,龐統在他手下任功曹。不久周瑜病死,龐統送葬到吳郡。吳郡很多文人早就聽說龐統的名聲,所以等他將要西歸南郡去的時候,大家都去看望他。連當時非常有名的文人陸績、顧劭Ghdo)、全琮等也去了。

大家在昌門聚會話別,談古論今,非常歡暢。談論間,衆名士請龐統評論一下在座人員

龐統先評江東著名學者陸績,他說:“陸先生像是一匹跑不動但腳力強勁的馬,有超逸的才能。”衆名士聽了,都說他評到了點上。接着,龐統又評顧劭。他說:“顧先生好比是一頭跑得很慢的耐勞的牛,但能夠揹負着沉重的東西送到遠方。”有人請他評評自己,他頗爲自負地說:“爲帝王出謀劃策,治理天下,我還是可以勝任的。”

成語故事作文 篇7

毛遂自薦

《史記·平原君列傳》記載:

趙王使平原君求救於楚,平原君約其門下食客文武備具者二十人與之俱,得十九人,餘無可取者。毛遂自薦於平原君。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未有所稱頌,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

春秋時,秦軍在長平一線,大勝趙軍。秦軍主將白起,領兵乘勝追擊,包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大敵當前,趙國形勢萬分危急。平原君趙勝,奉趙王之命,去楚國求兵解圍。平原君把門客召集起來,想挑選20個文武全才一起去。他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還缺一個人。這時,門客毛遂自我推薦,說:“我算一個吧!”平原君見毛遂再三要求,才勉強同意了。

到了楚國,楚王只接見平原君一個人。兩人坐在殿上,從早晨談到中午,還沒有結果。毛遂大步跨上臺階,遠遠地大聲叫起來:“出兵的事,非利即害,非害即利,簡單而又明白,爲何議而不決?”楚王非常惱火,問平原君:“此人是誰?”平原君答道:“此人名叫毛遂,乃是我的門客!”楚王喝道:“趕快退下!我和你主人說話,你來幹嗎?”毛遂見楚王發怒,不但不退下,反而又走上幾個臺階。他手按寶劍,說:“如今十步之內,大王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見毛遂那麼勇敢,沒有再呵斥他,就聽毛遂講話。毛遂就把出兵援趙有利楚國的道理,作了非常精闢的分析。毛遂的一番話,說得楚王心悅誠服,答應馬上出兵。不幾天,楚、魏等國聯合出兵援趙。秦軍撤退了。平原君回趙後,待毛遂爲上賓。他很感嘆地說:“毛先生一至楚,楚王就不敢小看趙國。”

【釋讀】毛遂自我推薦。比喻自告奮勇,自己推薦自己擔任某項工作。

成語故事作文 篇8

暴虎馮河

春秋時期,孔子外出講學,子路佩劍前往接近孔子。孔子想收他爲徒,子路說自己用劍不用讀書,孔子說讀書可以讓他有勇有謀。子路於是拜孔子爲師,他問孔子統率三軍時願意與誰共事,孔子說不願與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過河的有勇無謀的人共事。

據《論語·述而》記載,“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惟我與爾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軍,則誰與?’子曰:‘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孔子對顏淵說:“用我,我就去幹;不用我,我隱藏起來。能做到這樣的,只有我和你。”好勝心強的子路連忙問:“老師,您統率三軍將和誰在一起?”孔子說:“赤手空拳打虎,蹚水過河,死都不悔的人,我是不和他在一起的,我只和凡遇事謹慎,善於謀劃而又能辦成事的人在一起。”

暴虎:空手與老虎搏鬥;馮:同憑,馮河,過河不用工具(如船、木筏之類),赤腳蹚水。人們用“暴虎馮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從事。

【出處】《詩經·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論語·述而》:“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吾不與也。”

【釋讀】暴虎:空手搏虎;馮河:涉水過河。比喻有勇無謀,魯莽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