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成語故事>

不食周粟成語故事

學問君 人氣:1.46W

殷朝末年,在現在的河北省盧龍縣境內,曾有過一個小國叫孤竹國。當時這個國家的國君有兩個兒子。老大叫伯夷,老二叫叔齊。兩兄弟自幼和睦相處,互敬互愛。當國君在世之日,就打算立叔齊接班,繼承王位。國君死了以後,叔齊不願自立,就推讓伯夷做國君。伯夷不同意,說:“你做國君,是父親在世之日就定下的,這是父親的遺志啊!”爲了不讓弟弟再推讓,他悄悄地逃走了。叔齊還是不肯做國君,他也棄位跟着伯夷逃走了。

不食周粟成語故事

往哪裏去呢?當時,伯夷和叔齊都聽說西部地區(今陝西地區)有一個諸侯國的首領周伯昌(即周文王姬昌),能尊重和愛護老人,尊重百姓,兩兄弟都跑到姬昌那裏去了。當他們二人趕到那裏的時候,姬昌已經去世了,他的兒子姬發(即周武王),正要誓師向東進發,去討伐商紂。伯夷、叔齊聽到這個消息後,就跑去攔住姬發的馬頭勸諫說: “您的父親剛死了,不很好地料理喪事,卻要去打仗,這能說是孝順嗎?”

姬發身邊的人一聽這兩個人,要阻礙他們去討伐荒淫殘暴的紂王,就要把他們殺了。這時,大臣姜子牙卻認爲:這兩個人雖然講得不對,但還是有堅貞、耿烈品德的人。就讓人把伯夷和叔齊打發走了。

後來姬發滅掉了商朝,建立周朝,史稱周武王。天下的`人民都歸屬了周王朝,唯有伯夷、叔齊卻覺得做周王朝的臣民是可恥的,就堅持不吃周朝的糧食,逃進首陽山(今山西省永濟縣南)隱居起來。肚子餓了就採集野草來吃,等到餓得快死的時候,他們還自編了一支歌兒,輕聲唱着,歌詞是:“登彼西山兮,採其薇(一種野草,嫩時可食)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農、虞、夏忽焉沒兮,我安適歸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歌詞的大意是登上那西邊的首陽山啊,採些野草嫩芽來填肚皮;用暴力去代替暴力啊,還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事;神農、虞舜、夏禹這些令人嚮往的時代都飛快地過去了啊,我們該回到哪裏去?咳,走吧!我們的生命到了結束的日子了。

不久,他們都相繼餓死在首陽山上。

根據這個故事,後來人們就引出“不食周粟”這個成語,比喻以絕食來反對某種不如意的作法;現在也多用來比喻人的堅貞、耿直的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