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場動態>

保險獨立經紀人或是未來最耀眼的職業

學問君 人氣:2.82W

導讀: 9月23日,保監會發布《關於深化保險中介市場改革的意見》,首推獨立個人經紀人制度。《意見》提及,本次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培育一批具有專業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龍頭型保險中介機構,發展一大批小微型、社區化、門店化經營的區域性專業代理機構,形成一個自主獨立個人經紀人羣體。

保險獨立經紀人或是未來最耀眼的職業

簡而言之,今後的保險代理人不再爲某一保險公司獨佔,而可以根據規定,合規代理銷售多家公司的保險產品,合規使用保險經紀公司的互聯網展業軟件,形成保險公司與保險經紀機構的良性競爭,促使中國保險行業不斷向一個保障更完善、產品更豐富、費率更透明、口碑更正面的方向積極發展。

截至目前,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中介法人機構2500多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21萬多家,保險銷售從業人員500多萬人。雖然有不少平臺基於互聯網大數據的加班險、堵車險、高溫險、賞月險等碎片化場景險種進行了探索,但整體而言,還缺乏規模和核心競爭力。本次改革意見鼓勵培育一批具有專業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龍頭型保險中介機構,引導中介機構走差異化發展之路,形成專業特色。這對於已經領先的互聯網保險第三方平臺是一個機遇,他們有望成爲最有潛力的“龍頭企業”。

獨立經紀人制度到底優在哪裏

《意見》對於獨立經紀人的規定與原先的保險代理人最主要的區別就在於,獨立經紀人可透過互聯網代理多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在互聯網保險飛速發展、銷量迅猛增長的當下,保險從業人員在利用互聯網經紀公司的展業軟件進行高效、快捷的保險銷售的同時,《意見》給予了保險從業人員的互聯網展業行爲極大的支援。

2015年我國保險代理人已達500萬,而代理人們常年受制於一條“行規”桎梏,即無論產品是否好壞,他們都只能推銷自己所在保險公司或代理公司的產品。即便其他保險公司的產品性價比更高、保障內容更符合客戶需求,他們也不可以推薦,否則就是違規的“飛單”行爲,會遭遇扣分、罰款、降級甚至解除合同等處罰。這種壟斷思維甚至堂而皇之地被寫進部分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品質管理辦法》。

這種限制,出發點看似是爲了維護企業自身利益和業務品質,實際上是剝奪了銷售人員和消費者的選擇權。這會對保險消費者和保險從業人員造成雙向的傷害:一方面,銷售人員會遭受到立場或專業性的質疑,容易丟單;另一方面,畢竟每家保險公司的產品各有短長,如果只單純推銷自己家的產品,勢必不能全面滿足消費者的客觀需求。

《意見》鼓勵形成一個自主獨立個人經紀人羣體,這意味着我國正式向“獨立個人經紀人”社會前進。這也是目前發達國家保險行業的常態——類似“個體戶”形態的“最小保險中介”,因管理層級的縮減,簽下同樣一筆保單,獨立經紀人的佣金收入將會大大提高。這也將有力刺激更多保險從業人員成爲嚐鮮者。保險經紀人將會從現有的平臺和模式中解放出來,而便捷強大的互聯網第三方平臺將會成爲他們展業平臺的首選。

由於互聯網保險沒有明確的行業限制與地域限制,所以傳統的“一步一個腳印”式的保險展業方式極有可能被互聯網保險展業逐漸代替。經過了資源的重新分配之後,互聯網保險成爲了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保險從業人員的保險銷售正在逐步互聯網化。而《意見》的出臺正是給予了保險從業人員們政策上的支援。

互聯網保險的出現將改變傳統保險模式

獨立經紀人《意見》出臺之後,對於保險從業人員來說,首先要做的便是找到一家正規、可信賴、有口皆碑的互聯網保險經紀公司爲自己的互聯網展業鋪路。

在2013年,衆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就作爲國內首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率先獲得了由中國保監會發布的首張互聯網保險專業牌照。而在衆安之後,各家保險經紀公司也紛紛投入到了“將既有傳統經營模式轉向線上”的變革之中。彷彿一夜之間,“互聯網保險”這個概念就橫空出世,在整個互聯網金融的錦緞上又添上一朵瓊花。

作爲業內成功跨界互聯網的第一家,衆安保險至今在線服務過的客戶數量已經過億。衆安保險的CEO陳勁認爲:傳統的保險產品是基於“經驗數據”來設計和定價,而互聯網保險則是基於“關聯數據”。衆安保險的互聯網化,並不是簡單地把線下保險產品搬到網上去售賣,而是深度嵌入互聯網背後的物流、支付、消費者保障等環節,改變傳統保險行業的產品結構、運營形式和服務模式,並以此打通消費者與保險公司之間從未鬆動過的屏障。

透過互聯網的特性來爲客戶提供高效的在線保險服務,同時透過不斷擴大的客戶羣體來收集數據、關聯數據,從中判斷出客戶的核心需求,從而設計出更符合市場需求的保險產品。如果說衆安保險的互聯網思維是站在保險消費者的立場上爲他們開啟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那麼作爲互聯網保險界的後起之秀,行家保險就是站在保險從業人員的角度,爲他們的展業開拓了一片新的疆域。

在保險關係中,除了消費者以外,保險代理人其實是保險產品的另一類受衆羣。所以在整個行業逐漸互聯網化的進程中,保險代理人的.痛點和訴求一點都不比保險消費者來得少。因此,在衆安保險之後,各類第三方保險平臺也開始紛紛向代理人拋出來自互聯網的橄欖枝。

除了保險產品的在線銷售與服務之外,這類第三方保險平臺還致力於研發適合保險從業人員進行保險展業的移動端軟件。這類軟件深度契合了獨立經紀人的展業需求,讓他們透過手機APP就可以將保險計劃書或是保險產品透過微信、QQ等社交軟件直接展現給客戶。

行家保險CEO龐浩認爲:當一個獨立保險經紀人開始使用保險展業類軟件,那他就如同是以“個體”的形式,開始“經營”一家迷你型的“互聯網保險公司”。

保險展業類軟件的出現,讓獨立經紀人可以如同衆安這樣的大型互聯網保險公司一樣,爲客戶提供包括在線投保、即時諮詢、線上理賠等在內的一系列服務。第三方展業軟件讓獨立保險經紀人不再依賴於大公司的資源、平臺和技術,同時也將他們從過去保險產品的侷限性、展業空間的限制性中徹底解放。這樣顛覆傳統的銷售模式與無限提升的市場規模,使保險展業類軟件勢必將成爲獨立保險經紀人不可或缺的銷售工具。

讓普通人可以透過互聯網來清晰便捷地認識、選擇和享受保險,讓保險公司可以透過大數據來精準、科學地設計保險,讓保險經紀人也可以透過展業軟件來自由、高效地進行展業。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神,在類似“衆安”和“行家”這樣的公司不斷做出的創新和變革中,得到了高度的統一和充分的釋放。

我們幾乎可以確定,移動互聯網勢必將打破一切產業的壟斷性和封閉性,將資訊和資源的自由分享與交換變爲可能。而單從保險行業而言,它的“互聯網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畢竟在保險經紀人羣體中長期以來存在的體制管理和社會保障問題,依然沒有在行業模式的轉型中找到出路。

而除了文章開頭提到的《意見》以外,未來還將會有哪些政策來扶持或影響保險行業的改變?獨立經紀人制度已經發布,下一個風口在哪?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