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人在職場>職場動態>

成本障礙被突破 太陽能電池推廣提速

學問君 人氣:4.71K
成本障礙被突破 太陽能電池推廣提速
太陽能電池遲遲無法得到全面推廣,其主要障礙便是居高不下的成本。這種局面有望在不久的將來被打破——隨着薄膜技術的成形,成本將下降一半多。 統計顯示,2007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產能約佔全球市場的16.7%%,而年度光伏發電量不僅落後於水電、火電,也落後於同時起步的風力發電。 其一、現有技術有待突破 經英國皇家學會提議,中英太陽能高層研討會日前在京召開。研討會由中科院國際合作局與高技術發展局主辦,中科院電工研究所承辦,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李靜海、英國皇家學會副主席Lor-naCasselton以及中英雙方30多位科學家出席會議。 2006年我國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達到380MW,產量位居世界第三。2007年,我國硅材料的生產能力達到100噸,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達到800MW—1000MW。 “未來2—3年,中國太陽能電池的生產能力有可能取代歐洲和日本,成爲世界第一大生產國。”中科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王文靜在接受《科學時報》採訪時說。他同時也表示:“但我國太陽能電池的市場規模並不大,現在我國太陽能電池的應用需求僅爲10MW—20MW,太陽能電池造價高是最重要的限制因素。而我國尚未給予太陽能發電以優惠補貼政策。” 該所另一位研究員許洪華表示:“價格和效率仍是限制太陽能發展的最主要因素,但太陽能仍是一可以爲全人類利用的可再生能源。這也是全球科學家趨之若鶩的主要原因。” 王文靜表示:“目前,已經大規模產業化的.太陽能電池主要爲晶體硅太陽能電池,而這種電池造價昂貴。隨着低成本的需求擴大,薄膜太陽能電池逐漸浮出水面。這種電池造價較低,僅爲晶體硅電池的1/3—1/2。但由於技術限制,這種電池的效率目前不是很高。在本次論壇上,中英專家討論的課題之一,就是如何提高這種電池的效率。一旦實現這一目標,太陽能電池的造價將大大降低。”薄膜技術應用提速 日前,四川崇州規劃總投資6億元的非晶硅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將於今年7月開建。據介紹,項目建成後,年生產非晶硅太陽能薄膜電池的能力將達到30兆瓦,爲全國最大。 非晶硅是一種新興的半導體薄膜材料。它作爲一種新能源材料和電子資訊新材料,自上世紀70年代問世以來,取得迅猛發展。非晶硅太陽能薄膜電池是太陽能電池的理想材料,是一種無污染的特殊能源。非晶硅太陽能薄膜電池與晶態硅太陽能電池相比,具有低光強下轉換效率高,大大節約成本等優點。非晶硅太陽能薄膜電池項目目前在西南地區還是空白,在國內也爲數不多。 其二、除技術創新之外還要政策扶持 光伏發電,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直接將太陽光能轉化爲電能。2006年,我國的光伏電池產量就達37萬千瓦,僅次於日本、德國,成爲全球光伏產品製造第三大國。 業內人士認爲,我國太陽能光伏發電之所以出現“有產業無市場”的狀況,主要原因之一是光伏發電價格高於傳統能源,有關決策部門覺得“不划算”。此外,太陽能光伏電池在使用過程中雖然基本上是“零排放”,但在其所需要的重要原料——硅的提煉過程中會有一定排放,又使一些人認爲發展可再生能源節能減排的目的沒有達到。在這樣的認識下,有關部門對太陽能光伏產業的發展推動不很積極,扶持也不到位。 有關專家介紹,在推動太陽能產業發展方面,國外比較成功的做法有三個:一是採取政府導向的形式,扶持節能環保的可再生能源,抑制傳統能源的使用,比如採用徵收排放稅等經濟槓桿,力求儘早實現傳統能源結構的改變;二是透過政策鼓勵機構和家庭安裝太陽能發電裝置,並將“綠電”輸送到國家電網;三是加大技術創新力度,一方面降低成本,縮小太陽能發電與傳統電力的價格差距,一方面改變原料結構,有效減少甚至消除原料提煉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分析人士指出,促使我國太陽能產業的發展,需要從根本上轉變認識,將太陽能電力放到優先發展位置,出臺激勵政策,培育消費市場,鼓勵技術創新。專家建議,儘快出臺可再生能源法實施細則,完善太陽能光伏產業發展規劃,提高其在發電總量中的指標比重。同時,透過補貼政策,支援鼓勵太陽能發電併網,鼓勵家庭安裝使用太陽能發電裝置,國家電網應無條件收購家庭“綠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