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實用文案>百家姓>

百家姓之彭姓簡略

學問君 人氣:1.73W

百家姓作爲我國的文學古物,裏面的姓氏來源更是千奇百怪,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好的百家姓之彭姓簡略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百家姓之彭姓簡略

彭祖:堯的臣子籛鏗,陸終氏第三子,帝顓頊之孫,歷虞夏至商,相傳活了七、八百歲,後來被封在大彭,爲商朝時的諸侯國之一,故稱爲彭祖。他的子孫就按照當時習慣,以國命姓。

彭姓是中國人口數量中第三十五位姓氏,在長江中上游地區佔有優勢。當今彭姓人羣大約佔了全國人口的0.51%,總人口大約640萬。

彭的名義和圖騰:

彭,鼓聲也。這是一擬聲字。在甲骨文中的“彭”字形爲右邊像一面鼓,左面有三斜點,表示擊鼓時不斷髮出的聲音。金文和小隸的“彭”字與甲骨文相似,乃一脈相傳,楷書緣此成“彭”字。

古代發明鼓的目的起初是利用鼓聲來召集部落,進而在祭祀活動中起渲染作用,增加族羣的凝聚力和對祖宗的敬畏,成爲巫師的作法工具,後來發展到用於部落之間的戰爭,透過鼓聲來指揮隊伍。發明鼓的氏族稱彭人,以鼓和鼓聲爲其氏族的原始圖騰,制定了族徽和氏族名,彭人長期生活的地方就稱彭和彭邑,最終形成彭國和出現彭姓。

彭姓的起源與演變:

彭姓出於高陽氏顓項之後。顓頊之子稱,稱氏族居住在今河南東南的汝河地區。稱之子老童,老童之二子黎、吳回在高辛氏時代先後任祝融氏。吳回之子陸終有六子,後分別發展爲六個大部落。陸終的第三子籛鏗,又稱彭祖氏,彭姓。

籛鏗因爲能作大鼓,聲音洪亮,鼓聲彭彭,便稱爲彭。彭作爲鼓聲而形成氏族的圖騰。彭氏族在堯舜時代已經強大,後來發展成爲彭國,古址在今河南北部黃河北岸的原陽縣。彭國一度發展十分強大,與豕韋氏列爲夏商時代的五霸,稱爲彭伯。到商朝前中期河亶甲時代。彭伯東進山東濟寧的彭山,隨後迂到彭城,即今江蘇徐州,史稱大彭。公元前1208年商王武丁滅大彭國。子孫遂以國爲氏。彭姓的歷史至少有4000多年。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二支來自外族的改姓。戰國以後彭人四散,移民中與東南的山越族、鄂湘西部的巴人等南部土著混居。彭人融入當地的民族中,成爲土著諸姓之一。西南少數民族的彭姓葉絕大多數爲彭人的支裔融入而成的`,以後又同化爲當地的漢民,當代長江中下游的川鄂湘贛四省的漢族中多彭姓,與這段彭姓的移民和融合有關。因此,我國的彭姓同其他姓氏一樣,不斷與其他民族,互有基因的流動。

歷史上彭姓的分佈和遷移:

彭國滅亡後,彭人四散。向東南移民的一支彭人是從徐州(古稱彭城)南下,進入安徽的和縣(古稱歷陽),南渡長江進入江西的鄱陽湖(古稱彭蠡)及贛江上游的桃江一帶,與山越族相遇,一部分彭人融入了山越族中。另一支從和縣遷到浙江臨安東南的大滌山天柱峯下。一支向西南撤退到河南西部的魯山縣東南,後爲楚國臣民。第三支向西經過河南澠池縣,到達陝西白水縣的彭衙堡,其中一部分彭入與羌戎族戲部族混合形成彭戲族。彭入繼續西進抵達甘肅慶陽縣西南的彭原。周武王東進滅商時,所率的聯合部落和諸侯中就有彭,此彭即居於彭原的原彭國後裔。周滅商後,彭人南渡漢水,遷到今湖北南河一帶,彭人從此離散,並與南部土著混居,成爲土家族彭姓的先民。甘肅慶陽的一支彭人,越過秦嶺,從子午谷經陝西石泉縣的彭溪,一舉直落四川彭州,後又南下移民彭山縣。

先秦時期,彭姓的活動區域是在西起陝甘南部,西南直達四川中部,東南抵浙江西部。東北進山東南部,北掃河南,南依湘江的廣闊地區。以這活動地區爲中心,彭姓向四周播遷,至唐宋時,彭姓已經在全國各地都有分佈。清初彭姓首次移民臺灣。

宋朝時期,彭姓大約有38萬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5%,排在四十二位。彭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約佔全國彭姓總人口的37%。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四川,這三省的彭姓大約佔彭姓總人口的65%。其次分佈於廣西、福建,這兩省的彭姓大約又集中了14%。全國形成了長江南側中下游的贛湘川的彭姓聚集區。

明朝時期,彭姓大約有50萬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54%,爲明朝第四十二位大姓。彭姓的主力在秦漢時期已經撤離了北方,所以北方的連續不斷的戰爭,沒有對彭姓人羣產生太大的衝擊。明朝時江西仍爲彭姓第一大省,約佔彭姓總人口的37.7%。在全國的分佈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這兩省彭姓大約佔彭姓總人口的50%。其次分佈於四川、廣東、湖北,這三省的彭姓又集中了16%。宋元明期間,彭姓的分佈總格局變化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東南遷移,但西部四川的彭姓減少很多,向南方遷移。全國重新形成了贛、湘、鄂的彭姓人口聚集區。

當代彭姓的分佈和圖譜: 當代彭姓的人口近640萬,排在全國第三十五位,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51%。在全國的分佈目前主要集中於湖南、四川、湖北三省,大約佔彭姓總人口的44%。其次在廣東、江西、雲南、貴州、河南,這五省的彭姓又佔了30%。湖南居住了彭姓總人口的21%,爲彭姓第一大省。全國形成了長江中下游川鄂湘的彭姓高密度聚居區。從明朝至今近600年中,彭姓人口流動的程度和方向與宋朝明期間有了很大的區別,由東南向華中、西部的強勁回遷已超過了由北向東南的遷移。

彭姓在人羣中分佈在湘贛、川渝黔、湖北大部、粵桂大部、福建西端、雲南北部、川甘青交界地區,彭姓一般佔當地人口的比例在0.81%以上,其中中心地區可達2%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大約佔了國土面積的18.4%,居住了大約55%的彭人羣。在粵桂南部、海南、福建大部、皖蘇浙臺、湖北北部、河南南部、陝甘寧南部、青海東部、山東南端、遼寧大部、內蒙古東南和東北、新疆西北,彭姓在當地人羣中的分佈比例在0.27%—0.81%之間,其覆蓋面積約佔了全國總面積的25%,居住了大約35%的彭姓人羣。

彭姓的傳統文化:

郡望和堂號 彭姓的郡望主要有宜春、隴西、淮陽等。除了與郡望同名的堂號外,彭姓堂號主要還有可祖、長壽等。“可祖”、“長壽’’兩堂號的來源都出自彭姓始祖彭籛。唐堯封彭籛於彭城,因其道可祖,遠稱彭祖。彭祖氏族自堯舜至商朝中期的盤庚,歷時800多年,後人就傳說彭祖活了800年,可謂長也。

楹聯 重要的彭姓楹聯有以下五副:

疏陳十策;名列三奇。

作柱下史;封長平侯。

福隨如願至;壽比老彭增。

懸竹志春暉之瑞;畫梅留剛直之型。

學識正大,粹然性理鴻儒;政治精明,卓爾循良龜鑑。

家訓格言 彭氏家訓以晚清大臣彭玉麟最爲著名。彭玉麟,湖南衡陽人,作爲戰功赫赫的湘軍水師將領,不畏上下的貪官污吏,服役水軍20餘年,從不爲己購置家業,生活恬淡,不慕高管,不攀權貴。其性格以剛直著稱,故其要求子弟“人不可爲名所驅,爲利所驅,尤不可爲勢所驅,終須爲正義作前驅”。他諄諄告誡子弟慎勤有恆,刻苦學文,節用濟衆,取人之善,與人爲善,矜恤親友,務本勤政。嚴戒浮華逸樂、妄求奢侈、牢騷愁鬱等惡習。

名人頻率和宗族先賢:

《中國人名大辭典》收入了彭姓歷代名人165名,佔總名人數的0.36%,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六十四位;彭姓的著名文學家佔中國曆代文學家總數的0.48%,排在並列第五十二位;彭姓的著名醫學家佔中國曆代醫學家總數的0.33%,排在並列第六十一位;彭姓的著名美術家佔中國曆代美術家總數的0.31%,排在第六十八位。我國彭姓擁有一個光彩的家世,歷代名人不少。歷史上著名的彭姓人物有:戰國哲學家彭蒙;西漢樑王彭越,大司空彭宣;唐朝詞人彭伉;宋朝詩人彭止;明朝賢臣彭時;清朝詞人彭孫遹,詩人彭兆蓀,大臣彭蘊章,湘軍名將彭玉麟;中共早期領導人彭湃,軍事家彭雪楓;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彭德懷,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上將彭紹輝,結晶學家兼礦物學家彭志忠,全國僑聯副主席彭澤民,經濟學家彭迪先。

彭姓血型:

彭姓人羣的血型分佈總的是:O型佔35.7%,A型佔29.9%,B型佔26.3%,AB型佔8.1%。